日前,《济宁环城市游憩带规划》出台,该规划确定了我市将形成以城乡道路为骨架的空间联络系统,以水系为纽带的风景游憩系统。未来,济宁将被打造成为“一轴贯通,双核辉映,两廊串联,双环并立,一带环绕,九群联壁,网络相连,城乡互动”的环城市游憩空间新格局。另外,根据济宁外围空间距离和经济距离区分不同的带状圈层,我市还规划出了休憩产品空间的圈层以及24处重点休憩项目。
一轴贯通 九群联壁
《规划》中指出:济宁市的城市格局是典型的组团型布局,而环城市游憩带的空间格局也应依据这一特点,形成以城乡道路为骨架的空间联络系统,以水系为纽带的风景游憩系统,打造“一轴贯通,双核辉映,两廊串联,双环并立,一带环绕,九群联壁,网络相连,城乡互动”的环城市游憩空间格局。“一轴贯通”,即指“济宁—曲阜圣地文化休闲轴”:以327国道为核心通道,连接东方圣城与运河之都两大休憩核心,融汇儒家文化与运河文化,以文化体验、文化休闲、生态休闲为主体功能,东西贯通济宁主要休憩产品区的圣地文化休闲轴带。“双核辉映”,即指“运河之都城市休憩中心”和“东方圣城城市休憩中心”。“运河之都城市休憩中心”是以济宁城区包括中区、任城区、北湖度假区为主体空间,以运河文化为主题内涵,以都市商务游憩、城市文化主题休闲和城市公共休闲为主体产品的都市休闲游憩中心区;“东方圣城城市休憩中心”则是以曲阜、邹城城区为主体空间,以孔孟文化为核心内涵,以孔孟文化观光、儒家文化体验和圣地文化休闲为主体产品的城市休闲游憩中心区。“两廊串联”是指的“运河文化休闲廊道”和“泗河生态休闲廊道”。“运河文化休闲廊道”以运河为主体依托空间,整合运河沿岸历史古迹、文化景点及休憩资源,以运河文化为主题文化内涵,以运河文化体验、运河风情游憩、滨水生态休憩为主体功能的文化休闲廊道;“泗河生态休闲廊道”是以泗河为主体空间,整合沂河、白马河等河流,以沿岸生态休憩资源、乡村休闲资源及滨水游憩资源为主体,打造滨水休憩、生态休闲和乡村休闲为核心功能的大泗河生态休闲廊道。“双环并立”,指的是“济宁城区环城休憩圈”和“曲兖邹环城休憩圈”。“济宁城区环城休憩圈”以济宁城区为中心,以30公里为半径,以湿地休闲和文化休闲为主体功能的环状休闲游憩地域;“曲兖邹环城休憩圈”以曲阜、兖州、邹城三城市几何中心为中心点,以30公里为半径,以生态休闲和文化休闲为主体功能的环状游憩地域。“一带环绕”是指的“圣地田园乡村生态休憩带”,以汶上、泗水、邹东山区以及都市区外围为主体空间,以山水生态休闲、乡村农家乐休闲、生态康体休闲等产品为主体的大济宁乡村生态休闲游憩空间。“九群联璧”则是指市中—运河之都城市风情休憩产品群、兖州—九州新城科技产业休憩产品群、曲阜—东方圣城文化体验休憩产品群、邹城—圣地仙山山乡生态游憩产品群、泗水—万紫千红乡村田园游憩产品群、嘉祥—吉祥福地文化休闲游憩产品群、汶上—圣地佛都宗教体验游憩产品群、北湖—北方水城滨水度假游憩产品群、任城—果园花乡高新农业游憩产品群。“网络相连”是以高速、国道、城市快速干道和城市干道为主体,打造休闲绿道,以生态河道、城市水道、湖泊湿地、城市湿地为主体打造游憩蓝道,整体构建蓝绿相间、纵横互联的休闲游憩网络系统。
最后的“城乡互动”则是指要形成城市与近郊乡村两大互为市场互为目的地的和谐发展格局。
休憩产品 三大圈层
“环城游憩带是一种位于城市郊区的游憩活动空间,以城市中心区为空间上的旅游中心,外围根据空间距离和经济距离区分不同的带状圈层。”规划中设置了“济宁环城市游憩带”的三个圈层。
核心圈层为两大城市游憩中心:包括运河之都城市游憩中心,其主体产品空间为济宁市区,太白广场与竹竿巷为主体空间,以城市主题休憩为核心产品,打造城市RBD,构建运河之都城市游憩中心;东方圣城城市游憩中心,其主体产品空间为曲阜和邹城城区,以孔孟文化观光、儒家文化体验和圣地文化休闲为主体产品,以明故城为核心打造圣城社区,构建东方圣城城市休闲游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