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明介绍,医院改制后,引入新的企业管理机制,医院运营状况会比现在更好,届时,医院职工收入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员工待遇问题并不需要过多担忧”。另外,对于兖州市人民医院的“新东家”——华勤集团,早在2011年就开始涉足医疗卫生行业,全资收购兖州九一医院。
改制后华勤集团对兖州九一医院进行了多项改革,主要包括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用人制度、工资薪金和后勤采购等五大方面。其中,在用人和薪金上,一改固定岗位用人,采取双向选择聘用的过渡制度,而薪金则按岗定薪、按劳分配,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职工积极性。
接管九一医院后,院方还率先在全省实行药品“零差价”优惠。兖州九一医院院长李炳臣曾表示,九一医院作为华勤旗下的一家民营医院,其办院初衷就是投资社会公益事业。
提供多样化医疗服务
与官方“医改探索”的说辞不同,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工程建设预计耗资6.5亿元的兖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被视为举债扩张的典型,医院由经济实力雄厚的民企资本入股,实为一种甩“包袱”的无奈之举。
“钱是个问题,但不是关键。”杨晓明坦言,近几年来,兖州市公共事业投入很大,财政负担确实很重,而市里的公立医院,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结构档次低、设备老化等问题,尽管财政每年补贴资金几千万,但是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医院服务质量,迫切需要社会资本注入新鲜血液。另外,2012年兖州市被确定为济宁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今年又被申报为山东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自上而下推动着兖州“不得不”启动公立医院改革。
兖州市人民医院改制后,将按照两条路子行走,一方面老院区坚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另一方面,新院区会逐步开发新的医疗服务产品。例如,通过联合办院等形势,探索为有特殊医疗需求的人群提供多层次和多样化的高品质医疗服务。在三年左右的“过渡期”后,会把赢利点更多放在多样化医疗服务上。
如此一来,又有人担心这样会不会走了公立医院改革“菏泽模式”的老路,把老百姓重新置于“看病难、看病贵”的境地。
对此,杨晓明解释,“菏泽模式”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政府搞“一刀切”,把全市5家公立医院全部卖给民企,导致没有医院承担公共医疗服务。而目前兖州共有各级公立医院19所、4500张床位,就规模来说,完全能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兖州市仅把人民医院一家作为改制试点,并不会引起公共医疗资源的不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