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马镇以落实重度低保残疾人救助、白内障人群救治、残疾人培训等惠民“阳光工程”为载体,积极关爱孤寡老人、残疾人、最低保障对象等特殊人群,以“三送”活动助推弱势群体生活“向幸福出发”。
送温情,实施重度低保残疾人关爱。近年来,司马镇高度重视残疾人生活状况,不断加大残疾人民生工程建设力度,针对部分残疾人收入较低或无收入、家庭情况困难的现状,镇民政部门积极为他们申报重度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同时设立残疾人生活救助档案,确保专款专用,通过“一卡通”将救助资金及时发放到救助对象账户。其中,该镇刘楼村村民王连运,其爱人因精神残疾基本无劳动能力,两个孩子也分别患有不同程度的智障,家庭生活十分拮据。得益于“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这一民生工程,他们一家不仅每月可以领到150元补助,每逢重大节日,政府领导还会为他们免费送去各种生活物资,让他们在感受党和政府关怀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生活信心。
送光明,全面落实白内障复明工程。过去十多年,家住司马镇白庙村的张树梅最大的心愿就是和别人一样,有一双能看得清东西的眼睛。自2001年患白内障后,35岁的她不仅无法像别人一样干农活、外出打工,还需要家人的时刻照顾,由于经济原因一直没能做手术,饱受病痛折磨。去年8月份,她被纳入“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并在金乡县人民医院接受了免费的白内障手术,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像张树梅这样,在政府帮助下重见光明的白内障患者该镇每年都会有近50人。“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不仅减轻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送技能,积极带动残疾人就业创业。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2013年制定出台了《司马镇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并与全镇23家规模以上企业联络沟通,要求各企业结合实际情况提供适合残疾人就业岗位2—3个,为残疾人开创新生活树立信心。同时,积极建立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长效机制,定期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先后培训残疾人180多名,并从中选出技术型残疾人35名到金乡县、市级残联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接受家电维修、盲人推拿按摩、微机操作、手工编织、服装裁剪等职业技能培训。目前,该镇已实现残疾人就业110多人,其中入企就业48人,从事手工编织、刺绣13人,推拿按摩7人,服装裁剪19人,家禽养殖23人。不断增强的劳动技能和多渠道的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了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效带动了残疾人生活“向幸福出发”。(朱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