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街道坚持因村制宜、发挥优势,指导各村居“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探索特色发展路子,促进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一是社区总支+公司化运作增收模式。北兴社区总支成立了亿兴商贸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建材、物业管理、饮食服务等行业;彭家村社区总支成立了沂河湾水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桶装水的生产等。二是资产经营增收模式,通过对闲置厂房、废弃院落、农用机械等的租赁、参股、组建合作社等方式实现集体增收,前宣东利用兖石铁路宣村站建设了村集体煤场;白杨店利用闲置厂房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了鲁锐耐磨和酒瓶生产两家企业;北雪村成立了农机合作社负责全村及附近村农业生产。三是资本运作增收模式。北雪、大雪等富裕村利用临近工业园区优势,通过参股和与企业分红等形式实现了集体增收。四是实体经济增收模式。前宣东建设了宣东玩具厂和集体生猪饲养场;后宣西建设了建通煤场;北雪村参股冠达、佳美、金丰等企业获取红利;白杨树建设了鸿合制帽厂和东升电子厂;东鲁、前西庄通过兴办村级经济实体或参股企业实现了增收。五是土地流转增收模式。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或承包大户、订单农业、招商引资等加快土地流转,武家村建设了大型生态园;南雪村建设了3000亩樱花源苗木基地;前苗营建设了红叶石楠基地和葡萄采摘园,并与北京金色农华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玉米良种培育基地;后苗营建设了苗木花卉及大樱桃采摘园;西鲁和东凫村建设了反季蔬菜水果种植基地;三合村流转土地近千亩种植土豆和毛豆且全部为定单农业,目前街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1万余亩,实现了土地资源经营规模化、集约化,增加了集体收入。
在指导各村居找到强村富民路子的同时,小雪街道进一步强化奖惩措施,着力激发村集体发展动力。一是高点定位,明确目标。按照百米赛跑理论和“倒逼”机制,提出了年内所有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半数村达到30万元以上,三分之一以上村力争突破50万元,彻底消灭“空壳村”的目标,将2013年定为“集体增收集中突破年”。二是分类指导,典型引路。在村居多次召开现场分析会、座谈会,逐村“会诊”开药方,因村施策找路子,帮助村里理清符合村情民意的实施方案,并在基础较好的村率先实施了“集体经营性场所建设示范工程”。三是严格奖惩,强力推进。成立了街道“集体增收集中突破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强化督导抓落实,确保了集体增收有人抓、有人管、管到位;对各村集体增收情况依据收入总额、增收幅度实行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观摩、年底总排名,调动了各村争先进位的积极性;设立集体增收突出贡献奖,拿出专门资金用于集体增收奖励或以奖代补给予扶持,激发了村支两委抓集体增收的主动性。(冯兵宋佑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