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情”。近年来,司马镇在力促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大力实施老年人关爱工程,着力解决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取得明显成效。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机制。继续推广实施以老年人意外伤害组合保险为内容的“银龄安康工程”,今年全镇共有1800多人参保,为老年人构筑了晚年生活的安全屏障。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老年人投保比例和保障水平,依托镇村定点卫生院、诊所开展农村老年人健康查体,为全镇7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逐步提高农村“五保”老年福利水平,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优先纳入低保范围,并按照规定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增发相应低保金,并将其作为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加大救助力度。将农村贫困老年无房户、危房户优先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安居工程,有效解决老年人住房问题。
加强政策舆论宣传,营造尊老敬老氛围。不断强化老龄宣传工作,科学准确地宣传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大敬老、养老、助老社会典型的宣传力度。加大《老年法》等老年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和执法检查力度,提高广大老年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全社会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自觉性。进一步完善老年人法律援助网络,做好老年人来信来访接待工作,严肃查处各类侵犯老年人权益的案件,今年以来共调解涉老纠纷5件,有效保障了老年人合法权益。此外,结合“四德”工程建设,各村居不断加大“孝德”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敬老、爱老社会氛围。
丰富精神文化内容,充实老年业余生活。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列入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继续加强老年文艺团体建设,各村(社区)文化大院建设老年活动室(站),利用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积极举办适合老年人的文娱活动。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动设施和活动场地,在韩杨社区、司马社区和周古堆村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基础上,为全镇老年群众开辟更广阔的活动舞台,充分体现“幸福司马”的孝老温情。坚持农闲时节“送戏下乡”,为难得出门的老人创造看戏机会,仅上半年就开展“送戏下乡”活动32(场)次,《打金枝》、《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传统剧目让爱好戏曲的老年朋友乐此不疲,深刻感受到了时代发展带来的美好变化。(朱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