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域商贸发展方面,则以丰富商业服务功能、突出商业特色为目标,建成以生态观光、文化旅游、商务会展、餐饮住宿为主要特色的商业服务体系;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条为目标,建成区域范围内具有明显竞争力和辐射力的专业市场群及现代商贸物流体系,打造区域性现代化商贸服务业中心及京杭运河物流之都。
“《规划》不能停留在纸上”
“规划内容比较翔实,与济宁现实比较符合,但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柴小青表示,应进一步明确、区分商贸和商业的关系,还应考虑规划与现有城市建设的融合问题。“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实施,规划由谁实施?主体是谁?有没有实施政策、措施?这就涉及到规划的严肃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弹性结合问题。”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总规划师高世明持相同观点,同时他还指出需要拿出精力挖掘、文化资源,突出文化旅游产业。
“商贸规划要做到两个衔接,一是与商务部门有关商贸发展的规划相衔接;二是要与城市整体规划相衔接。”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城市规划师杜成立认为,衔接是规划可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而最熟知当地情况的济宁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刘海涛则提出一些更切实的意见和建议:规划对全市甚至包括周边县区都进行了设计,但缺少某些质量程度的提升;因为内容较多,对一些地区及项目缺少更细致的分析,特别是缺少对给济宁与周边市区,如临沂、商丘等地的竞合关系的梳理;另外规划对市区和周围县的定位有重合之处,希望能够删改、补充,进一步完善。
“《规划》不能停留在纸上,必须认真研究实施措施,对控制性指标、控制性项目要确实能够发挥控制作用,对鼓励性指标及项目发挥好鼓励扶持作用。”济宁市市政府副秘书长闫百川强调。
他指出,下一步济宁市政府将强化组织领导,实施“商贸兴市”战略和功能分区,并优化商贸规划布局。同时,还将强化监管调控,严格规划执法刚性,保障商贸规划一旦出台,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还将加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综合执法,减少无序竞争,切实培育市场、巩固市场、管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