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马镇残疾人特种养殖种植培训班正式开班,这是该镇残疾人关爱工程的又一力举。多年来,司马镇通过“量衣裁体”的方式,向残疾人传授劳动技能、生产知识,不断拓宽特殊群体的就业渠道,提升他们的自主创业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摸底调查,建立残疾人求职档案。镇残联建立残疾人求职信息表,全面掌握残疾人的残疾状况、能力范围及求职需求。同时,对镇域内所有企业用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有意愿招聘残疾人的企业进行登记,结合企业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向有就业能力和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就业信息,实现求职、就业、用工需求等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对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在增值税或营业税方面实行按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或减征的办法给予企业政策优惠。截至目前,该镇已有23家中小型企业提供残疾人工作岗位32个,为残疾人开创新生活树立了信心。
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积极建立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长效机制,结合残疾人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先后培训残疾人180多名,并从中选出技术型残疾人35名到金乡县、市级残联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接受家电维修、盲人推拿按摩、微机操作、手工编织、服装裁剪等职业技能培训。由于培训内容紧贴市场和残疾人实际需求,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培训与就业的有效对接。
政策优化,搭建残疾人创业平台。根据镇域经济的实际情况,研究出台相关创业优惠政策,为残疾人创业铺路搭桥。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明白纸等渠道,加大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残疾人及时了解和掌握自主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对残疾人个体经营者的服务力度,镇劳保所专门设立残疾人就业服务窗口,实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同时,结合干部包村联户工作,安排包村干部为残疾人办理各类从业手续,充分发挥包村干部的帮扶引领作用。目前,该镇已有110多名残疾人实现了自己的就业、创业梦,其中入企就业48人,从事手工编织、刺绣13人,推拿按摩7人,服装裁剪19人,家禽养殖23人。(朱 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