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主题养颜养生业:规划建设阿胶养生产业园区,健全完善“预防—检测—医疗—康复—旅游—度假—产品研发—产品制造—主题会展”养生产业链,形成集养生保健、养生药膳、中医养生、养肤护肤、养生度假、养生健康品在内的泛养生产业集群。
梵呗音乐主题净心养心业:保护、挖掘和传承“鱼山梵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佛音禅净的净心养心氛围,在现有鱼山梵呗寺和净觉寺基础上,规划建设鱼山梵呗音乐主题公园。结合温泉养生、阿胶养生资源,办好“中国鱼山梵呗文化节”,打响鱼山梵呗净心养心品牌。精心设计以胶(阿胶)、乐(梵呗音乐)、湖(洛神湖)、城(城区)、山(鱼山)、园(阿胶生物产业园)为主要构成元素的养生养心旅游线路。
红色资源繁星点点
红色产业呼之欲出
聊城是革命老区,冀鲁豫边区首府就增设在莘县大张家镇的红庙,这里曾是最大的抗日根据地,被称为“钢铁濮范观,平原小延安”。还有刘邓大军渡河指挥部、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等等红色文化资源可谓繁星点点。在这份服务业倍增”战略方案中,我市决定,坚持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发展相结合,红色文化旅游产品、特色商品、文艺作品与红色文化历史遗迹遗物遗存及景点景区相结合,使壮观绚烂的红色文化在吸引人、感染人、震撼人、激励人的同时,建设国内外知名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以红色文化精髓坚定人们的理想与信念。并按照市场规律形成产业链条,发挥经济社会效益。
红色文化旅游:整合资源,联点成线,形成聊城标志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融入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原经济区和鄂豫皖(大别山)红色旅游线;依托刘邓大军渡河指挥部、聊城市革命烈士陵园、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鲁西北革命烈士陵园;张自忠纪念馆、范筑先纪念馆、马本斋烈士陵园;孔繁森纪念馆以及宣传张海迪事迹等,弘扬不屈不挠、誓死抗敌、忠于党忠于人民、乐观上进、自强不息的新时代精神。
红色文化商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书籍、画册、摆件、文化衫、车饰等特色文化商品,举办摄影、书画等形式各样的赛展活动;举办革命歌曲传唱、革命遗迹遗物展览展演,开展各种廉政勤政、饮水思源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制作红色文化影视剧,打造红色文化精品。
运用教育、医疗优势
培植社区品牌服务业
发挥聊城教育、医疗两大资源优势,制定政策措施,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和病患陪护等业态,延伸家庭服务产业链,引导各类家庭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培育发展家庭服务企业:引进上海馨月等外地知名家庭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已引进的“阳光大姐”,培育本地“真诚大姐”、新馨园家政公司特色品牌和企业。鼓励家庭服务业企业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经营。
建设家政网络体系:发挥全市统一“12312家庭服务网络中心”作用,加快 “12343”家庭服务全国统一呼叫号码平台建设,为家庭、社区、家庭服务机构提供服务需求对接、信息咨询、服务监督等公益性信息服务。
养老产业: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鼓励各类非财政资金投资兴办养老机构。2013年—2015年,全市新增养老床位1.3万张,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实现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基本覆盖全部城乡社区,基本实现养老护理员全部持证上岗。
卫生产业:发展医疗服务、卫生保健、康复疗养、老年护理等现代卫生产业,建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鼓励非国有经济实体和个人举办疗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护理站、老年病和慢性病医疗机构等。培育壮大阿华制药、华鲁制药、阿远制药医药企业,打造现代医药产业集群。 依托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优势,规划建设聊城医护培训中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