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流收养基地已开建、规范养犬立法工作正在推进、累计超过3万只犬类进行狂犬病免疫……昨日下午,市政府就规范养犬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截至目前,全市共收容747只流浪犬,市民自行处理禁养犬760只,增设流浪犬免疫点27处,新增和规范公共场所禁犬标识260余处。此外,我市针对流浪动物收养工作也拟定了初步实施方案,希望市民和养犬爱心人士能广泛参与,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760只流浪犬“回家”
昨日下午,在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全市加强犬只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7月9日,全市规范养犬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各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区、市政府已组织公安、城管等部门及街道、社区等力量,加强居民小区、广场公园、城乡接合部、建筑空地等重点部位的巡查,对流浪犬“发现一只、收容一只”。截至目前,全收共收容流浪犬760只,依法处置涉犬纠纷900余起,增设流浪犬免疫点27处,新增和规范公共场所禁犬标识260余处,不文明养犬行为明显减少。据统计,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共收到市民的举报、投诉、建议等900余条,有3200余名犬主携犬到畜牧部门接受免疫。
加大禁养犬处置力度
禁养犬是当前在养犬管理方面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我市在此次规范治理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对还没有妥善处置的禁养犬,有关部门和各区要加大力度,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耐心细致做好养犬人的思想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动员养犬人自行处理。对于那些经过反复工作、多次劝说无效、态度恶劣的,要依法处理。
对于没有自行清理的禁养犬,一旦发现将对养犬人处以200元的罚款,对单位将处以1000元罚款。
落实犬只户籍化管理
对全市的犬只实行户籍化管理,这是实现常态长效管理的根本措施。一方面,要继续抓好调查摸底,加快犬只信息的采集,力争一只不漏地摸排出来,切实把底数搞清楚。另一方面,要尽快研究出台城区实行犬只户籍化管理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对犬只的免疫登记、植入芯片等工作,要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
有关部门和各区要对禁止携犬进入的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做好禁犬标识的增设和规范工作,确保城区公共场所全覆盖。公安、城管等部门要建立常态化巡查管理机制,加强文明养犬的宣传,及时劝阻和查处违规行为。
收养基地在城阳开建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备受市民关注的新建流浪犬收养基地目前已在城阳上马开建。“规划占地30多亩,可以收养500只流浪犬,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并投入使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新建的流浪犬收养基地将按照动物防疫要求和动物福利标准,统一规划和建设,配备犬笼以及免疫、消毒、疾病防治和无害化处理等设备,配齐水、电、路 、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成国内一流的流浪犬收养基地。
除此之外,岛城针对规范养犬的立法工作也在逐步推进,重点针对设置城市动物饲养准入条件、严格动物饲养登记和芯片管理、严禁遗弃虐待动物、规范动物收养和认领、严格控制动物繁育和买卖、加强城市外来人口和城乡接合部动物饲养行为的管理等方面,从法律层面予以界定,并制定相应的处理规定,规范养犬人的行为。
流浪动物收养坚持四大思路
我市针对流浪动物收养工作还拟定了初步实施方案,昨日下午,市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予以通报,我市流浪动物收养的总体思路是:政府扶持,民间运营,社会监督,部门监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