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调查
记者 张旭
题记:城乡环境整治行动由来已久,早在2008年兖州市为争创省级文明城兖州市,成立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兖州市指挥部,并由此提出了城兖州市乡村两级联创的“创城模式”。同年兖州市一举夺得“省级文明城兖州市”的金字招牌,而创城的工作机制、机构队伍也随之保留下来,更名为“城兖州市文明建设与管理指挥部”。指挥部延续了当年的工作方式,以督办、督查、调度为主要推进手段;整治行动内容涵盖了城乡卫生、交通秩序等多个方面,环卫、交通、住建、执法等多个职能部门协力联动,先后出台了户外广告、建筑垃圾等一系列规范性管理办法,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解决了一些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同时兖州市在3个街道办事处、7个乡镇同步设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管理机构,构建起“无缝隙管理平台”,形成了城乡环境整治的“大格局”。
如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走过6个年头,纵观城乡,无论是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还是群众的参与热情都有了较大改观,城乡差距一步步缩小,人民生活日益丰富,但整体上看,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却一再遭遇瓶颈,一直在低水平、老调调上徘徊不前,“脏乱差”现象依然严重,交通治堵收效甚微,占道经营、马路兖州市场依然存在……
今年7月25日,新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拉开帷幕,会议对此次整治行动的重点作了强调——要强力整治“脏乱差”反弹和其他领域精神污染的问题,并向各部门、镇街印发了《2013年兖州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如今一个月过去了,整治行动进入了攻坚阶段,那么成效如何?记者近日经过大量走访调查,对照《实施方案》内容为您详细解读——
九州大道中段南侧一南北走向排水渠,各种生活、建筑垃圾堆满河道,且气味古怪。
镜头一:8月19日下午 鼓楼街道奎星楼社区
居民王大妈照例在午饭后拎着马扎来到小区的健身广场乘凉,刚刚清理的社区绿化带,常绿植物依然令社区充满了绿意与生机,而就在一个月前,绿化带里还生长着多年未清理的杂草和藤蔓植物,“往年蚊虫成堆,夏天乘凉都上大马路上,现在好了,小区清亮多了。”
而在小广场对面的老年活动室里,十几位老人正在打牌、下棋,爽朗的笑声勾勒出闲适幸福的生活画面。
镜头二:8月19日晚 九州广场
去广场散步是兖州市民邢大哥每天的必修课。“九州广场热闹得有些过分……”邢大哥的幽默中包含着无奈。记者看到,作为兖州市民休闲场所的广场,不仅小贩遍布,怪味弥漫,各种巨大嘈杂的噪音也让兖州市民不堪其扰,“哪有点广场休闲的趣味?比以前的农贸兖州市场还乱……”不少兖州市民这样抱怨。而在广场四周,杂乱停放着各类车辆、严重堵塞的交通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中御桥中路建设银行对面人行道一处路面严重破损,经年未修,危险!
镜头三:8月19日 兖州市城兖州市文明建设与管理指挥部
指挥部工作人员向记者出示了一份督办单,记者细数了一下,仅8月份一周时间内,指挥部就接连对20项城兖州市顽疾下发了19个“督办”,内容涉及城兖州市管理、交通秩序、非法营运、兖州市场外溢、宠物饲养、社区环境等,“督办”有针对性地确定了督办内容的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兖州市公安局、执法局、龙桥、酒仙桥、畜牧局均在督办之列。“我们将在督办下发后,及时跟踪督办内容的整改情况,并将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或整改不力的责任单位在媒体上曝光。”该工作人员说。而根据这位工作人员的介绍,大部分的督办落实情况都会因受各种客观原因而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