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建设层高18层的高楼,其地下打桩深度在18米左右。梁庄社区一些居民称,高楼施工并未打到泉脉处。但若建更高的楼,则势必将危及地下泉脉。
据了解,济南市区的南部边界,上世纪70年代在四里山,80年代在七里山,90年代到了南外环,目前正向大涧沟进军。
济南市虽然提出了“南控”战略,但南控线节节南退也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这致使南部山区面积不断减少,特别是泉水直接补给区面积比上世纪70年代缩减了近75平方公里。
“大水缸”10年 回灌166个大明湖
记者近日在卧虎山水库管理处,看到由济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的一份指令。每当趵突泉水位下降至警戒线时,卧虎山水库就会根据指令向下游泄水,每日泄水量为20万-40万立方米,遇到特殊缺水的年份,日泄水量达50万-60万立方米。在回灌的同时,水利工作者也在随时关注济南水利网,通过数字比对,可以发现回灌对于保泉是行之有效的。通常在回灌后约一周内,呈下降趋势的趵突泉水位就会稳定下来,此后几天再慢慢地回升,直至警戒解除。
据统计,2003至2013年,卧虎山水库平均每年向玉符河回灌2000万立方米,十年总回灌量达2亿立方米。按大明湖扩容后的容积120万立方米(容水量合120万吨)计算,相当于向市区回灌166个“大明湖”.
本报记者 乔显佳
济南发展 要守好“南控线”
名泉保护专家提出,为加强对南部山区的保护,扼制生态破坏,减少水土流失,必须强化“保泉重在保源”的意识。在济南城市发展中,守好“南控线”,减少新建小区、单位对周边山根、山体的啃噬。对南部山区尚存的荒山加强绿化,大幅度提高绿化率。
在城乡发展中,日常生产的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等污染源,如果得不到规范处理,就很容易导致地下水水质的污染。为此必须推进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在市区内外叫停高污染、高耗水以及严重破坏环境的工程项目和设施。在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地实行退耕还林,在水库河边禁止建设与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原已建成的项目或设施,要依法予以外迁或拆除。
延伸阅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泉城建城轨不会影响泉脉许云飞:只要技术到位 修地铁不会破坏泉脉杨飞:如何消除地铁破坏泉脉这个“美丽误会”济南地铁是否破坏泉脉引发热议 专家称是美丽误会济南地铁建设 或存在阻断泉脉的可能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