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先行先试加快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 建设“美丽枣庄”

时间:2013-09-17 15:53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原标题:先行先试加快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 建设“美丽枣庄”

  人民网济南9月17日电 (张岩)中秋前夕,进入山东枣庄,首先印入记者眼帘的是屹立在燕山路两侧的一排排鳞次栉比,窗明几亮的现代化小高层。

  作为棚户区改造典范的薛城区燕山路棚户区项目,曾经创下用46天完成1241户居民以及12家企事业单位的搬迁记录。据悉,该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340亩,征收改造总投资18亿元,以商住一体的模式打造成为枣庄市乃至山东省的一个棚户区改造亮点工程。据分管区长介绍,薛城区改造棚户区的定位就是提升城市业态、发展城市经济、加快城市转型。如今,该区的改造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推动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增强了吸纳就业的能力,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据了解,实施棚改三年以来,枣庄市共累计投入520亿元,新建楼房1600万平方米,高层建筑从110栋,增加到1200栋,增长了十倍多,有30万居民陆续住上了新房。从棚改中腾出七千亩土地用于城市建设,新增商业面积190万平米,创造了10万多个就业岗位。

  在枣庄市市中区南部,一片3.35平方公里的市南工业园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发建设。这里曾经是枣庄市区企事业单位的集中区,聚集着市属及市属以上企事业单位19家,职工6660人,涉及三个行政村个一个工业社区,是该市传统工业的诞生地,是枣庄工业的缩影。上个世纪90年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这些企业没能经受市场规律的考验,大批企业破产停产,大量职工下岗失业,厂房废弃,发展停滞,民生困难。

  城市转型升级给了这个已经被遗忘的角落提供了良机。如今,一个以文化创意和电子商务为产业定位的工业新区正在崛起,枣庄市市南工业区管委会主任戴军告诉记者,市南工业区发展目标就是以文化创意和电子商务为产业,融特色旅游、特色娱乐、特色餐饮为一体的“创意之谷、活力高地、青春之城”,以“聚艺谷”为名称开展对外招商,力争打造成枣庄的名片工业区,为西部经济隆起带增添亮彩。

  枣庄市委书记陈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和示范市,枣庄被纳入全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的大盘子,政策叠加效应充分显现,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加速枣庄经济隆起,在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中有所作为,必须找到发展的“桥”和“船”。对我们而言,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转型战略,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服务业发展、工业转型“三大战役”。

  陈伟指出,在西部经济隆起带坐标体系中,枣庄是一个关键节点。从区位上看,枣庄横向位于鲁南五市的中间,纵向处于京沪高铁的中间点,也是京杭运河发展轴和临枣济菏发展轴的交汇点,在产业转移、要素流动、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能够在区域合作联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他说,打造“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既是对枣庄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今后发展的大方向和总纲领,必须牢牢把握。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瞄准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中华运河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国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鲁南“门户城市”五个定位,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枣庄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这“五个定位”,赋予“两大高地”实质性内容和阶段性目标,也是枣庄在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中的特色和优势。

  曾有专家分析说,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枣庄用绿色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可以协调并进。

  据了解,枣庄自2012年启动创森工作以来,规划实施“六大森林体系”建设,构建城乡全方位森林生态网络。全市初步呈现城区、近郊、镇村绿化交相辉映,水网、路网、林网绿化纵横交错,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全市造林绿化新格局。中心城区环城森林公园南部山系骨干绿道全线贯通,成为枣庄市乃至山东省第一条高标准山区绿道。截至目前,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4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4.1%,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11个。

相关阅读
  • 康复大学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化大
  • 济宁等9市建设项目开工率第一 1-10月山东16市省重点项目进展排名
  • 这6个数字,告诉你当前山东经济发展的“形”与“势”!
  • 冲刺四季度,全力稳增长丨山东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亮点多
  • 山东4地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
  • 山东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并重 投资连续五个月回暖
  • 山东123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65.3亿元 基本完成年度投资计
  • 龚正:山东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新的春天

  • 上一篇:[走进“一圈一带”]济南:两大增长极托起一个产业新高地
    下一篇:德州:错位竞争 链式发展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