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纪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该镇按照大局着眼、小处入手、抓住重点、整合载体、讲求实效的思路,不断严明值班、考勤和工作纪律,努力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的机关干部队伍。一是创新开展“1+2”24小时轮岗值班、考勤签到和每周科室工作动态上报制度,坚持每天一名领导干部和两名工作人员24小时轮岗值班,所有工作人员每天上下午签到两次,各科室每周五12:00前上报一周工作动态,党政办每周公布张贴考勤和工作动态上报情况,组织办鉴定考核等规定,从制度上堵塞了“庸懒散”的空子,打掉了部分人员消极应付、被动执行的心态,让全体工作人员真正做到从内心深处认同并自觉贯彻落实。二是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和“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机制,推行“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周二、周四到管区、村“上班”制度,做到了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
加强管理,快速提升办事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依法办事效率,树立“以制建镇,求真务实”的良好风尚,该镇修订完善了《关于对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绩效管理的意见》,切实解决了出勤不出力、业务单位与村发展相脱节和工作人员实际工作中创新不足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做好了档案规范化管理、保密培训、车辆管理、餐饮接待等内务管理工作,实现了管理方式的大转变,保证了全镇各项工作目标的完成。
热情周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该镇对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采取“定点询问——分流引导——窗口服务——跟踪指导”的方式开展公共服务。同时,实行集中办公、公开办事、规范操作、限时办结的运行模式,把民政办、劳保所、新农合、残联、老龄办、红十字会等为民服务科室整合安置在一起办公,从工作机制、感情、空间、认识、决策五个方面认真落实为民服务“零距离”新理念,实现了业务咨询办理的一条龙服务,及时有效地化解了各类农村基层矛盾,进一步树立起基层干部执政为民的新形象,打造了为民服务的崭新平台,使其成为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助推器、依法行政的主阵地、化解矛盾纠纷的防火墙,得到群众一致赞赏。
深入基层,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为全面践行微山县委“进百姓门、吃百姓饭、知百姓事、帮百姓忙”四百主题实践活动要求,该镇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新实施了“1+2”纽带式联户工作法,将每周二、周四作为“‘四百’主题活动实践日”,采取“自己主动进门谈、依靠群众相互谈、突出重点专门谈、一定范围共同谈”的方法,72名机关工作人员每周两次积极走访联系农户,了解掌握群众所需、所盼、所想,真正做到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走、服务向下伸,多出因时之策,善行务实之举,主动为村民致富出谋划策,倾力排忧解难,实现了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直接化、常态化。活动开展以来共发放联系卡、征求意见表2760份,征求意见建议320余条,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难题58个,撰写实践活动体会文章80余篇。同时,该镇党政领导干部在联系户中确定1-2户困难户、低保户或老党员户,利用休息日或活动实践日,自带饭菜进村入户开展“亲民饭桌”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亲民饭桌”122户,走访困难户、老党员户和留守儿童户180余户,发放涉农宣传单1800余份,提供致富信息40余条。
通过以上措施,全镇学习作风、工作作风、纪律作风、生活作风明显转变,办公环境整洁有序,工作快速规范,服务优质高效,机关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良好局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