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新建改建农贸市场20个
市中区11个
提质改造:解放、南菜市农贸市场和红星、渔山、刘庄农贸市场新建:运河、凤凰城农贸市场和越河、明珠、南池、八里庙农贸市场
任城区3个
提质改造:新华、谢营、振宇农贸市场
济宁高新区4个
升级改造:柳行农贸市场和新天地农贸市场新建:洸河新苑、黄屯农贸市场
太白湖新区2个
新建:李集、知遇农贸市场
2014年
新建改建农贸市场17个
市中区3个
新建:皇营农贸市场和鲁兴、南门口农贸市场
任城区8个
提质改造:仙营、苗营农贸市场新建:济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槐东农贸市场和红西、金门、供北、开源农贸市场
济宁高新区4个
新建:丰泰、金色嘉苑农贸市场和杨桥、仁美农贸市场
太白湖新区2个
新建:东赵农贸市场和轩文农贸市场
2015年
新建改建农贸市场18个
市中区8个
提质改造:吉祥、康明、津浦南街农贸市场迁建:秦庄农贸市场新建:济宁蔬菜批发市场、济张农贸市场和济阳、南辛农贸市场
任城区5个
新建:金塔农贸市场和西贾、洸北、薛口、阳光农贸市场
济宁高新区4个
新建:王因、广安家园(曹庄)农贸市场和绿色家园(康瑞)、左岸丽都农贸市场
太白湖新区2个
新建:南风农贸市场
昨日,记者从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建设动员会议上了解到,为进一步改善城区农贸市场购物环境和交易条件,加快推进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设,解决目前城区农贸市场覆盖率低、基础设施差、马路市场多以及布局不合理、业态不完整、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从今年起到2015年,我市采取升级改造、新建改建的方式,对规划近期安排的市级、居住区级、小区级等三个层级55个农贸市场进行分类实施、分批改造,计划改造建设面积约42万平方米。通过升级改造建设达到“划行归市、合理布局,通风良好、光线明亮,清洁美观、保障安全,诚信经营、管理规范”的标准要求。
建管分离,引入连锁配送模式
“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设后将更利于城区居民购买新鲜时令农副产品、降低农贸市场建设运营成本、改善城市容貌形象。”市商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升级改造建设后的农贸市场将彰显农贸市场的开放性、综合性和便利性,向超市、连锁、配送方向发展。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城区农贸市场划分为市级、居住区级、小区级三个层级,居住区级主要分为批发、配送两种形式。市级农贸市场将突出商贸物流功能,不仅覆盖济宁城乡还将辐射济宁周边城区。居住区级和小区级农贸市场将突出公益性和便民性,其中居住区级农贸市场主要是批发、配送,小区级农贸市场主要是零售服务。
市级农贸市场高起点新建,居住区级和小区级农贸市场主要是改造迁建新建,社区农超便利店重点是租赁经营,每个小区可拓展延伸2至3个社区农超便利店。建成区农贸市场原则上由原市场所有者投资改造建设,新城区农贸市场开发代建推行市场化运作。居住区级和小区级农贸市场将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独立式、连体式或棚顶式建设形式。“在建设农贸市场的同时,我们还考虑农贸市场管理。”市商务局相关工作人员说,城区农贸市场实行属地管理,以区为主,实行建管分离,引入连锁配送模式,走专业化经营路子,延续市场所有权,一般不得出售转让。
扩建迁建新建每平方米补助400元
市、区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建设,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也向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建设倾斜。我市将对扩建、迁建、新建的农贸市场按每平方米400元的标准补助,对提质改造的农贸市场按每平方米300元的标准补助。对市级农贸市场补助实行“一事一议”,将其纳入省、市服务业重点项目范围,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扶持。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建设实行先改造后建设,对符合规划和建设规范要求即将启动建设的项目,市、区财政先行拨付50%的补助资金用于建设项目的启动,建成运营并经验收合格后再拨付另外50%的补助资金。每个市场的补助资金总额不超过1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