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在即墨市人民医院,患者正在拿药。 记者 杨林 摄
原标题:患者实惠不大 医院赔得不少
齐鲁晚报青岛10月24日讯(记者 杨林) 破除以药养医,取消药品加成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即墨市人民医院已进行了8个多月。不少患者表示,并没有感觉到看病花费明显下降,但医院收入却出现巨大缺口,即使加上政府补贴和服务收费提高增加的收入,8个月仍赔了750多万元,年底将增加到上千万元。
24日,记者在即墨市人民医院碰到了74岁的李长征。“得了高血压需长期吃左旋氨氯地平片,去年每盒48.9元,现在42.55元。”李长征说,一盒降了6块钱,一个月能用4盒,一年比原来省下288元,但感觉同样剂量的比药店还是贵。
今年2月1日,即墨、原胶南8家县级公立医院正式取消药品加成,李长征正是受益于这项改革。试点县级医院的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青岛市物价局大幅度提高试点医院的服务收费。
据统计,即墨市人民医院2月至9月取消药品加成后,共给患者让利3025.06万元。医院通过提高服务价格增加收入1297.72万元,政府给医院补贴了975.42万元,政府补贴全部用来替医院交在编员工的四险。这样该院还有751.92万元的“洞”没补上。即墨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宋卫东称,医院年底的补偿缺口将过千万,“药卖得越多,缺口就越大”.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即墨市卫生局副局长毛天训解释,当时的改革方案是,试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造成的收入缺口,政府的补助能填补20%,剩下的80%由提高服务价格增加的收入补贴。但实际改革中,政府补贴填完20%的缺口后,提高服务价格增加的收入只能补缺口的40%,这是医院收入缺口补不上的原因。
除了即墨市人民医院,同在试点医院之列的即墨市中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每月有35万元的缺口补不上,即墨市市南医院每月有40余万元的缺口补不上。即墨市妇幼保健院因为用药少,没有受取消药品加成的影响。
即墨市人民医院试点后利润情况
药品零差价让利 政府补助 提高服务价格增收 缺口
3025.06万元 975.42万元 1297.72万元 751.92万元
即墨市人民医院试点前后费用对比
门诊人均费用 住院人均费用
去年 243元 6799元
今年 215元 6757元
降幅 11.5% 0.62%
试点医院服务费将再次提高 患者负担又将进一步增加
今年初,青岛市物价局专门调整了即墨、胶南8家取消以药补医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包括住院诊查费、护理费、床位费和手术费等,门急诊的诊查费总数没有变。
医疗服务收费呈现了成倍提高。比如,以前二级医疗机构住院诊查费是每天8块钱,现在都提高到了20块。
床位费有10种,记者了解到的有普通床位费、三人间床位费、双人间床位费、单人间床位费、重症监护病房床位费、新生儿床位费、门/急诊留观床位费等几种。分别由原来每天每个床位18元、5元、7元、10元、25元、5元、4元调整为现在的30元、35元、37元、40元、50元、8元、8元。手术费平均涨幅在40%左右,比如全身麻醉由原来的200元/2小时,上涨到1030元/小时。护理费有25种,最常见的新生儿护理由原来的4元/天,上调到25元/天。医疗服务收费增加的部分,全部纳入了医保和新农合的支付范围。
毛天训称,鉴于目前提高医疗服务收费以后,试点医院增加的收入仍难以补偿取消药品加成后的收入缺口,青岛市相关部门已经决定在年内对试点医院的医疗服务收费再次提高,这在全国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地区中比较少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