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种背景下,蒋林村作为市中区的试点之一,率先开展股改。
蒋林社区将人口界定数以2004年9月21日零点为基准时点,确定具有股权分配资格的人数为705人,同时对资产、股份进行了具体量化和设置,设总股份28147736股,由集体公益股、人口股和贡献股三部分组成,每股为1元。集体公益股占43%,所有权归全体股东所有,主要用于为公益事业建设筹集资金,保障居村日常行政开支;人口股计50.5%,以体现集体资产分配和福利原则,每个股民2万股;贡献股占6.5%,以体现两委成员对集体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合作社实行按股份份额分红,创新了居(村)集体经济分配机制,使股份经济合作社具备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基本特征。
“改革之前,集体资产就像是玻璃罩中的‘蛋糕’,居村民看得见摸不着,对集体资产拥有份额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改革后居村民成为名副其实的集体资产所有者,我们董事会也敢放开手脚发展经济,壮大集体资产了。”翟玉田说。
蒋林社区股改以后,先后投资3500万元,成立江南春酒店管理集团,下辖江南春宾馆、湘鄂情饭店、运河之星宾馆,引进了现代化的管理方法。2012年,蒋林社区集体固定资产达2.4亿元,今年集体收入能突破1800万元。翟玉田说,他们正计划建造一个四星级的酒店,叫创业大厦,未来还准备投资“朝夕工程”,因为幼儿教育和养老现在是大产业。“我们董事会讨论,要用10年时间,让年收入再翻一番。”
◆启示 难办的事让村民商量着办
在土地资本化过程中,每个村集体经济情况千差万别,如何让新成立的经济组织顺利运转?市中区向开展股改较早的南方取经,采取一村一法,一居一策。
蒋林社区股改时,集体经济中包含有些置换资产,产权关系没有界定完毕,所以成立的是股份经济合作社。而资产较为独立的南苑街道南辛庄社区成立了环宇商贸有限公司,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可以向公司制转变。不论何种形式,都要建立“三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四权”(股东的收益分配权、民主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制度。
“在股改过程中,成功的关键是股民界定的问题。”苏云龙说,市中区决计难办的事让村民商量着办,只要不违背法律政策,具体运作交给居村自治组织。比如说,一听说分股份,很多空挂户也想分一杯羹,居村不好协调,但经过全体票决,否定了也无话可说。
改制后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如何设定,市中区股改也探索出了自己的路子。经过股改,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公共服务功能和资产经营管理职能三者分离。
“一开始我们人员也分成了三块,但是社区几乎没有公共服务财政拨款,过一段时间就转不动了,因此办公经费主要来源于合作社的集体收益,所以我们果断进行调整,实行三套班子一套人马的‘三位一体’的办法,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显著提升。”苏云龙说。
与此同时股份经济合作组织依法管理集体资产,使居村两委从繁杂的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社区建设和服务,为社区所有居民一视同仁地搞好管理服务,为建设大社区创造了条件。
◆书记点评 激活强居富民这盘棋 济宁市委常委、市中区委书记 张辉
如何经营管理村级集体资产,是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区自实施居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以来,打破了集体资产的“玻璃罩”,让农民变市民成股民,实现了“集体所有、人人都有”,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为保障农民享受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积累了好的经验。
为推进这项改革持续深入,我们结合城市化进程、结合农村发展实际、结合农民需求,相继出台了《居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意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等,按照“量化到人、股份合作、市场机制,企业化管理、公司化运作”等要求,将不断扩大村级集体资产股改的覆盖面,切实增强村级发展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面激活强居富民这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