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企业项目验收花费 科技局埋单
5项行政审批许可调整为行政奖励、给付措施
1.专利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许可2.科技项目计划许可3.青年科技明星计划项目许可4.留学人员创业计划项目许可5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许可
2项行政责任类管理事项停止实施
1.举办专利技术、产品展览会、展示会、推广会、交易会备案2.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
21项行政责任类管理事项合并精简为11项
济南市科学技术奖、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高新技术企业确认、市级创新性企业认定、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市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等
谈及简政放权,行政审批项目过多是目前突出问题。2013年以来,济南市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不断提速。如何破解当前发展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济南各部门都在积极探索。近日,济南市科技局行政审批服务分大厅撤销,将审批转化为服务,率先实现无行政许可审批。
管理瘦身 审批改为“纯服务”
济南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称,济南市科技部门以前承担着多项行政审批许可职能,每项行政许可办理时,都需要递交可行性研究报告、查新报告、项目申报书等。为了更好地清理优化审批事项,就必须要转变工作思路。
对此,市科技局将全部5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调整管理方式,改为日常行政管理事项,停止实施2项管理事项,目前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为0项。另外,将需要合并精简的21项行政责任事项减为11项,已经申报济南市法制办审核。随着行政审批事项的消失,原来的“行政审批服务分大厅”也被相应撤销,转变为纯服务性部门,科技部门的行政服务职能不变,原办事大厅依然受理项目申报、资料审核、成果转化等服务。
松紧并行 内设“紧箍咒”,下放检查权
据了解,以往在申报验收科技项目时,由于市科技局内部各部门自我赋权,衡量标准不一,有时过程中会出现“人情因素”,也让不少企事业单位和科技人员对项目申报、评审制度颇有微词。
市科技局发展计划处负责人张振敏表示,为保证项目评审公正、公平、公开,市科技局采取了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库管理制度,在申报、评审过程中首次实行网上申报、异地专家网上评审,取消纸质申报和本地评审,一方面将内部各部门权力紧缩,另一方面也能改进本地专家因感情色彩造成的评审干扰。
为了调动下级部门工作积极性,济南市科技局将申报项目监督检查权下放,从项目入库到评审的前3个月内,各区县科技部门、相关管理单位应该尽到相应的审核监管义务。
企业反响 项目验收“零事务性花费”
“谈及科技局的工作转变,最大感受就是办手续更方便了。”魏松是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每年涉及公司重大科研项目都由她负责办理。魏松告诉记者,取消一些行政审批事项后,科研项目申报将更加便捷顺利。另外,以往项目申报为集中申报,全市项目申报期前后只有一个月左右,如今放宽期限改为全年都可申报,给企业充足的准备时间,也免去排队等候的烦恼。
令魏松高兴的还不止这一点。记者了解到,济南市科技局启动了《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实现企业项目验收“零事务性花费”,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我们每年从经费中专项拨付不到80万元,替企业解决了这笔负担。”张振敏表示,以前企业在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鉴定、验收等环节用于印制材料、召开会议、聘请专家等事务性费用,平均每个项目少则花费1万元,多则2万至3万元,这笔费用如今全部改由市科技局承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