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济宁讯 近日,山东省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在此次公布的共计606处省级文保单位中,济宁市有111处文物单位名列其中。
此次公布的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分六大类,分别是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类。六大类中均有济宁市的文物古迹列在其中,尤以古遗址、古建筑所占数量最多。“这111处省级文保单位,遍布济宁各县市区。”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杨义堂说。
在名单中,记者看到不仅有济宁人耳熟能详的太白楼、浣笔泉、济州城墙遗址,也包括了曲阜凫村古村落、邹城高李李氏民居、金乡满庄满氏民居等大量的古村落、古民居。“此次列入省级文保的单位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十余处建国后的近现代建筑。”杨义堂告诉记者,在前三批共计95处位于济宁的省级文保单位中,时间最近的也只到民国时期。而这次公布的第四批升级文保单位中,太白楼、曲阜师范学院旧址、王杰纪念馆等都是建国后的产物。此外,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这一类中,曲阜红旗闸、邹城双庆扬水站、泗水张家庄换新天渡槽等,都是文革期间的水利工程。“大量建国后的水利工程被收入省级文保名单,记载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
同时记者了解到,过去由于资金有限,济宁在文物保护方面大多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倾斜,使得省级文保单位的保护力度略有不足。现如今,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今年开始,省、市、县各级政府,都将开始对省级文保单位投入资金进行保护。”杨义堂告诉记者,以邹城市石墙镇东深井民居为例,这片清代保存下来的古民居已经获得了省里100万元的文物保护专项经费。而邹城市也已经开始对明清时所建、用以纪念孔子母亲的颜母祠进行保护性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