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特产粗加工 山楂切片要加药熏?
视频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帮》
齐鲁网11月20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帮》报道,山楂作为一个应季的山货,经常被制作成冰糖葫芦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咬一口酸酸甜甜,是一些女孩子的最爱。说起这山楂,青州可是它的主产区,敞口山楂非常有名,山楂也一度成为一些山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不过,最近有人爆料,青州的一些山楂,一旦被加工之后,虽然看上去没有什么变化,但实际上没法吃。
山楂是青州的地方特产之一,它也是当地一些山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现在这个季节,山楂已经上市,很多特产销售点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山楂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因此,很多人喜欢买点切好的“山楂干”泡水喝。
摊主:“这个是八块钱一斤,四斤鲜山楂晒一斤片子。”
记者:“怎么都切成片了?”
摊主:“切成片喝水。”
据爆料人讲,就是这种被切好的山楂干最危险,很多人买来泡水喝,却不知这些山楂干在加工的过程中被加了药,看上去鲜亮的山楂干,实际上被熏过了。
摊主:“我这些六块,我这些很好,没有熏。”
摊主:“没有熏过,我这么大年龄了,不骗你。”
记者:“熏了怎么看出来?”
摊主:“熏了发白。”
记者注意到,面前的这几个摊位上的山楂片,有的显示暗黄色,有的看上去却干净亮白、颜色鲜艳。到底什么样的才是上好的山楂片?记者心里是一点底也没有。而这些摊主都表示,自家的山楂干是没有经过熏制的,属于切片后自然晾晒而成。那么,山楂切片后为什么颜色的差别如此之大?所谓的山楂干得加药熏的说法是否属实呢?
特产专卖店工作人员:“都是用些药。”
记者“他们加工时候弄上的,加上什么药?”
特产专卖店工作人员:“不知道,加上一种东西,看着很新鲜,很好。”
果然,在接下来的调查中,爆料人关于“山楂干用药熏”的说法也得到了印证。那么,山楂切片之后为什么还要加药,加药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呢?带着一系列的疑问,记者决定到山楂加工户那里了解一番。
记者:“这些山楂怎么都剪了?”
山楂加工户:“铰片子。”
记者:“不都是直接卖吗?”
山楂加工户::“也有卖的。自己的,铰一下多赚点钱啊。”
记者:“这属于加工了?”
山楂加工户:“嗯,赚加工费。”
在县级公路的道路两侧,记者见到有人正在加工山楂。守着一个铁筛子,里面盛放着山楂鲜果,然后用铁剪子把一个个的山楂铰成四、五个小片。他们告诉记者,到了这个季节,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铰片子。
山楂加工户:“弄完了得月数。”
记者:“谁过来收?”
山楂加工户:“有的是过来收的。收了之后,用大车发货。越使这个越贵。”
据青州的一些山楂加工户讲,山楂铰成片子用药熏,就是为了卖个好价钱。往外搞批发,山楂果一斤一块五、六毛钱,而加工成山楂片子,一斤就能卖到五、六块钱。卖山楂赚点儿钱不容易,加工一剪子一剪子的也挺累。加工就加工,可是为什么还要加药?给山楂片子加药的目的是什么?收购方是不知道,还是宁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
据了解,青州一些乡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山楂树,每年光山楂果就能收获两三千斤,到了冬闲时节,他们就窝在家里铰山楂片子,简单加工之后,再进行销售。在山脚下的一块空地上,二三十个筛网上面摆满了铰好了的山楂片,这家人也正在忙活着晾晒山楂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