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项目包保责任。先后出台了《园区重点工程项目包保制度实施意见》和《项目包保责任人考核制度》等文件,以“十个一”包保标准,逐步加大“一对一”包保力度,着力解决企业在建设、经营、发展等过程中的难题。实施重点项目现场办公制度,以项目现场为包保责任人的主要办公场所,管委会督查室进行不定期督查,如发现有靠不紧、盯不牢、服务不到位现象,将给予全区通报等处罚措施。
协助企业开展融资服务。在深入了解企业运行状况的基础上,与中国银行、济宁银行、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联合,积极帮助企业开辟融资渠道,化解企业资金链短缺等融资难题。
强化科技支撑力度。深入研究和加紧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把培养本土人才与引进外来人才结合起来,积极创造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济宁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设立博士后科研基地、研究生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平台,吸收优秀人才来园区挂职,担任园区发展顾问。积极为企业与科研机构搭建平台,加快科研成果向产品转化。
大力发展多元化市场。目前已规划建设了国际大蒜产业园、国际辣椒产业园、冷链物流中心,正在规划打造台湾产业园、休闲食品产业园等特色园区,逐步形成多元化发展新格局,为更多企业入驻提供便利条件。(李昌乐 王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