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烟台市教育局对中小学作业按学情进行分层,所有作业都分为必做和选做,必做作业是学科的基本要求,选做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拓展。所有作业,老师都必须亲自做一遍以确定难易程度,作业类型要分为巩固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烟台市大窑中学副校长隋振功这样认为:"作业分层次,才能促进学生的差异化发展,以前有些作业重复性、枯燥性严重,浪费学生时间,扼杀学生兴趣。"
烟台市教育局副局长徐建敏告诉记者,中小学生作业减负,主要是要减掉那些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低效和无效的作业,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为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优化设计,让学生做有思维价值的作业,让作业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自然,使作业回归教育的本真。
作业减负--
不能"一刀切"
在今年所做的调查中,烟台市中小学课外作业的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时间基本限制在规定范围内,县市区、学校普遍建立了作业审查、备案和监测、问责制度,作业类型也丰富了。
牟平实验中学初一数学老师刘宇峰认为,一定量的作业是需要的,可以让学生合理调配课外时间,但他非常反对"课上不足课后补"的做法。他说:"如果课上讲不懂,课后盲目做也无大用,所以说作业布置还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行。"而在大窑中学教生物的老师李美妍则表示,"现在布置作业必须经过老师的精心讨论,可以说老师比以前更加辛苦,但最终让学生有提高是令人高兴的。"
学生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更是牵肠挂肚,他们对作业减负举措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烟台大学附属中学一年级学生家长杨翠华认为,学生没有作业也不好,到家里尽是玩也不放心。她对于学校布置的实践性作业表示赞同,"可以开拓孩子视野".李文的女儿今年读小学五年级,她认为课堂效率比较重要,课上学会了的课后没必要机械重复,但她也认为,作业因人因科目而异,"作业减负不能一刀切,不能单纯在数量上减少就可以了。"
于晓燕的孩子在烟台大学附属中学读初四,在中考快要到来之际,于晓燕对中学作业减负有着自己的见解。"在升学压力下,就算学校没有布置多少作业,孩子自己也会给自己布置作业。"她说,"作业少我挺赞成,但升学压力摆在那里,不做也不行,所以升学制度也要变。"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旋介绍说,在烟台市的作业改革中,控制数量不是目的,提高质量才是关键,要让学生把注意力转到动手实践、阅读、体育活动等提高综合素养的项目上,在实践中体悟自身的责任感,不能让大量的、机械重复的书面作业充斥孩子的精神世界。
徐建敏说:"作业改革创新的路才刚刚开始,我们要不断探索,让每个孩子都喜欢做最有价值的、富有个性化的作业,让作业成为学生发展与创新的平台。作业改革要与减负增效相结合、与学生发展相结合,体现'面向全体'和'差异教育'原则,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延伸阅读:南昌一小学试点作业减负 部分家长不理解进行抵制广东加大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力度 年减负53亿九成学生用手拎袋书包 减负从“书包减肥”开始 东营2014年高中招生政策五大改革 减负列其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