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益民西区在兖州某机械制造公司上班的张华,对都市生活便利有着切身的感受。几年前,由于路远,每天下班后不能按时回家,只有周末才能与家人团聚。现在城市发展的步伐让张华实现了每天回家的梦想。从公司到家乘坐城际公交,用时不到四十多分钟。
两年前,张华买了一辆车,每天开车上下班。随着油价的上涨,开车上班的成本越来越高了,每月用于车辆的支出费用1500多元,花去了工资的三分之一。开车上班虽然方便了,但是经济负担加重了。自从城际公交开通后,张华办了一张月票,每天都会乘坐城际公交去上班,一个月花费不到200元。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公园、广场、绿地和社区,大都设有健身活动区。市民不出社区就能健身。每天早上,李大妈准时出现在仙营绿地健身器材处,唱歌、跳舞,不亦乐乎。李大妈笑着说:“自从家门口设立了健身器材,我每天都来锻炼,你看我身体多棒,一些老年病都好了。”像李大妈一样,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着城市发展带来的福利。
专家观点:
都市区域融合将为济宁未来发展带来新机遇
济宁学院社会科学部主任颜景虎告诉记者,近年来,济宁的经济社会环境已有了很大变化,城市面貌极大改善,但是仍然滞后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步伐。鲁西科学高地发展体规划以超前的思维和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对都市区的经济、产业、资源进行联系、整合,发挥区域合作的规模效应,同时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统一考虑城市的布局与发展,实现资源共享,鼓励自然资源、能源、人力资源、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对济宁未来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发展中把握好这个机遇,对促进和推动济宁的经济跨越式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济宁市委讲师团团长丁海燕认为,我市提出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体现了中央城镇工作会议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精神,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按照“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的总体思路,可尽快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实施城市功能科学规划,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使济宁在“西部经济隆起带”中保住“六市为先”定位,赶超其他城市发展的需要。
建设区域城市,有利于抓住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性机遇,实现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城市化进程具有不可逆性,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迅速推进,按照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定位的确立,可有序推进老城区升级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凸显中心城区主体功能,形成开放度高、辐射力强、功能完善的生态化、现代化城区。在城市化高级阶段,较小的城市一般很难做大规模,未来15至20年将是各城市实现迅速扩张的唯一机会。同时,可以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面对济宁周边城市发展的逼人态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挤压,只有激流勇进、做强做大,成为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才能与周边城市齐驱并进。以避免造成城市的“被边缘化”或被周边城市覆盖。
也可以完善城市功能,降低要素配置成本,增强城市的聚集性和辐射性,济宁市组群结构大城市交通网络化的形成将会以更快的速度、更有力的步伐向前推进。以便更好的发挥市场的主导、资源配置和政府调控、服务的积极作用,使各种资源释放出更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