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中指出,在加快都市区融合发展中,济宁市将以交通设施为骨架,以产业园区为纽带,通过交通设施互通互连、产业功能协作配套,加快各板块相向融合发展,到2017年,都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4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人口达到340万以上。
在产业融合互动上,坚持产业一体化布局,明晰都市区产业功能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协作配套、错位发展。以济宁高新区和兖州、邹城开发区为基础,规划建设大型工业聚集区,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领域和重点区域集中;依托西部“水陆铁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优势,加快推进铁路物流园、粮食物流园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与济宁空港片区的融合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撤乡并镇、镇园合一,重点发展60个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城镇承载能力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城镇。把中心镇作为生产要素集聚发展和承载农村人口转移的直接区域,加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力度,鼓励更多的中心镇建设成为既具有相应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又具有各自风貌和特色的小城市。支持一批经济强镇、区域重镇、文化旅游名镇加快发展,力争有更多小城镇进入全省全国百强镇行列。
未来济宁将发展成什么样?新的都市圈将给市民带来什么?日前,我市印发了《鲁西科学发展高地规划》,规划中指出我市将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按照“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定位,围绕提升中心城区的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科学实施城市功能分区,以“三河六岸”开发建设为抓手,有序推进老城区升级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凸显中心城区主体功能,建设开放度高、辐射力强、功能完善的生态化、现代化城区。未来济宁都市区发展的宏伟蓝图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徐徐打开展现在市民面前。
城市:
功能更科学宜居更现代
在都市区发展规划中,我市将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区,让市民生活更便利和城市布局更优化。太白湖新区,突出城市主中心地位,打造成全市的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体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任城区,重点塑造运河文化风貌和环境品质,疏解过密人口,提高功能配套水平,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文化教育、生态旅游及房地产业,建设宜居宜业现代新城区;东部高新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创新研发、软件信息、商务贸易、生态休闲等功能板块,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和谐的国际化现代新城。
西部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产城一体,大力发展规模化临港产业,建设集航运枢纽、商贸物流、铁水联运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新区,构筑中心城区西跨的新载体;兖州区,以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为重点,实现与主城区规划、功能、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衔接配套,加快向主城区融合,打造东部新兴产业集聚区和现代生态宜居区。
空间相向发展上,济宁高新科技新城向东发展,对接兖州;曲阜加快建设高铁新城和南部新区,向南对接邹城;嘉祥向东建设祥城新区,沿呈祥大道与济宁中心城区对接;兖州向西建设现代新城,与济宁高新区对接;邹城向东、向北发展,与曲阜南部新区对接。
另外,在公共服务一体化布局上,按照适度超前、均衡发展的原则,统筹布局建设一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服务设施,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坚持以县城为重点,加强工业园区、生活居住区、城乡交通枢纽和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县城功能,做优人居环境。
市民:
交通更快捷生活更便利
当你漫步在城市之中,你会发现身边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一条条大路宽阔平坦,纵横交错。到处透着现代和繁华,时尚和潮流,城市发展日益加快,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将会感觉到城市生活环境越来越美了,公共设施越来越完善了,城市交通也越来越快捷了。公园里、广场上和绿地上,一群群舞者在动听的旋律下翩翩起舞,她们的洋溢笑脸掩饰不住生活在都市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