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二年级小学生语文期末考口语
26日上午起,历下区部分小学的二年级学生家长收到一份关于孩子语文期末测试的说明,其中明确写到孩子要进行口语测试,甚至还需听记《新闻联播》。
对此,不少家长表示不解:二年级的小孩子能看懂《新闻联播》吗?
教育部门则回应称,口语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二年级语文期末考口语
26日傍晚,下班回到家的市民刘先生收到女儿递上的一张考试说明,“爸爸,我们语文期末考试要考口语!”
刘先生当即听得一头雾水,女儿在历下区东部某小学读二年级,她丢给自己的是一份《二年级上册语文口语测试复习指南》,上面明确写着:本学期的语文期末测试分为两部分,口语测试40分,笔试60分。口语测试将于12月30日起逐个学生抽签测试,1月9日前结束。笔试将于1月9日进行。
《复习指南》还介绍,本次口试有4部分测试内容:生字测试,朗读测试,背诵测试和听说测试(口语交际)。而为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家长们需要帮助孩子在家提前练习,做好口试准备。
而听说测试的内容,是让学生讲述《新闻联播》中的一条新闻,这让刘先生颇为不解。“才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能看懂《新闻联播》吗?她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吗?不如改成听记儿童读物或者动画片!”
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类似的口语测试在整个历下区的小学即将开展。历下区教育局语文教研室近期曾专门给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开会,出台了有关语文期末测试改革的意见,其中要求小学一二年级要新加口语测试,并提出了一系列细则要求。刘先生女儿所在小学已经根据这次会议要求下发了口语测试复习指南,但部分小学还未来得及下发。
会不会有人“走后门”
作为家长,刘先生还担心孩子口语测试成绩的评价问题。
在刘先生女儿带回家的口语测试评价标准中,朗读测试板块的评价主要根据孩子是否声音洪亮、正确、流利、有感情,并依此赋分;如果孩子朗读错误较多、不够流利、缺少感情,或拖腔唱法,则只能得“C”“D”等级,甚至不得等级。
“问题是,声音是否洪亮和是否有感情这些标准不够细化,打分老师的主观性太强。”刘先生的妻子质疑说,如果口语测试的打分权力掌握在老师手里,会不会使得部分家长找老师走后门?
对此,刘先生女儿所在学校的负责人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家长担心的走后门的事情不会发生。”他介绍,口语测试中的生字测试、朗读测试是由三年级语文老师来负责打分,背诵测试则是由本年级语文老师交叉互换后打分,听说测试(口语交际)则是由本班语文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共同参与评价。
“口语测试的打分老师都是年级交叉、班级交叉,考试前进行抽签,事前根本不知道是谁。”这位负责人说,“尤其是第四项,当着全体孩子的面儿,老师打分如果太偏,孩子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能看不出来?”
“我相信没有老师会拿着自己的职业前途当儿戏,如果有,那他肯定是不想干了。”该负责人肯定地说。
也可听记其他电视新闻
“我们下发的口语测试复习指南完全是根据历下区教育局语文教研室的相关要求做出来的,不单单是我们学校自己的事情。”刘先生女儿所在学校的语文教研室主任表示。
“比如让孩子看《新闻联播》,这也是教研室通知里写明的。”该主任说,“不过家长们可能理解偏颇了,不一定非得看《新闻联播》,其他新闻节目比如《新闻30分》、《每日新闻》等都可以,只要是电视新闻就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