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济宁完成行政区划调整 进入建设大城市时代

时间:2014-01-06 11:37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这次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主要是:


  1、合并市中区、任城区,设立新的任城区;2、撤销兖州市,设立兖州区;3、扩大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管理范围,将任城区接庄街道划归济宁高新区管理,将任城区石桥镇划归太白湖新区管理;4、在西部设立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商贸物流园区。


  通过这次区划调整,济宁市区行政区域面积由884平方公里拓展到1534平方公里,人口由113.8万增加到177.5万。


  最近,济宁市按照国务院《批复》和省政府《通知》精神,圆满顺利实施了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这次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主要是,合并市中区、任城区,设立新的任城区;撤销兖州市,设立兖州区;扩大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管理范围,将任城区接庄街道划归济宁高新区管理,将任城区石桥镇划归太白湖新区管理;在西部设立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商贸物流园区。通过这次区划调整,济宁市区行政区域面积由884平方公里拓展到1534平方公里,人口由113.8万增加到177.5万。新任城区管辖面积624平方公里、人口86.7万,兖州区管辖面积535平方公里、人口52万,高新区管理面积255平方公里、人口28.2万,太白湖新区管理面积119.7平方公里、人口11万,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商贸物流园区管理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11.2万。


  这次区划调整获批实施,实现了全市人民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是济宁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对济宁长远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一是为济宁实现跨越发展、争先进位注入了强劲动力。济宁自1983年地改市以来,经过30年的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全省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特别是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牢牢坚持“跨越发展、争先进位”总基调,全力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两化并进”,集中展开了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县域经济、文化产业、生态建设“五大突破”,着力构建民生保障“十大体系”的总体发展布局,全市呈现出经济提质增速发展、民生水平显著提升、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团结和谐风清气正的好局面。但是对照现阶段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进”的新要求,对照“全省争先进、区域当排头、全面达小康”和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的战略任务,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尤其是行政区划不合理越来越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瓶颈。通过这次区划调整,有效打破了城市发展的瓶颈制约,极大地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对于济宁加快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速提升城镇化整体水平,对于增强聚集发展要素能力、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对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加速城乡统筹一体,必将注入强劲动力、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二是为济宁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的战略取向,更大力度推动中心城区拉框架、扩规模、提功能,以“五个一体化”为抓手加速都市区融合发展,中心城区和都市区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特别是去年按照省委、市政府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战略部署,确立了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的目标定位,作出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决策。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必须有充足的战略空间作支撑,通过这次区划调整,实现了城市空间的扩容升级,极大提升了中心城区的发展空间和人口规模,为建设大城市奠定了基础。三是为济宁统筹市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这次区划调整,对中心城区来说,形成了“一城五区、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为在更大范围内优化整合资源、聚集发展要素、强化功能配套,加速提升首位度创造了条件。对都市区来说,通过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向西更大力度地拉动嘉祥发展,向东加速与曲阜、邹城的互动融合,加速了各板块之间的互动互联、相向发展,形成了“中心城区牵动、东西两翼并进、产业园区支撑、一体错位发展”的新局面,大大加速了都市区一体化进程,进而快速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对整个市域来说,通过发挥中心城区和都市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快速提升整个市域的城市化水平,全面增强区域竞争能力,对我市在“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争当淮海经济区排头兵,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关阅读
  •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泗水圣水峪镇加快推进示范片区建设
  • 重点攻坚 一线帮扶|太白湖新区重点民生项目加快复工建设
  • 重点工作攻坚年|挂图作战 全力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
  • 林红玉调研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
  • “云直播”论道“新基建” 济宁布局“新基建”建设
  • 十大攻坚行动解读 | 济宁聚力推动文化“两创” 建设文化强市首善
  • 济宁市开展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百日攻坚
  • 济宁市“十二明珠”规划建设审核流程座谈会召开

  • 上一篇:颜店镇全力打造安全宜居环境
    下一篇:惠普大中华区高管受聘为济宁市政府经济顾问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