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济宁兖州市兖州区紧紧紧围绕康复、教育、就业、生活保障等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建立健全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完善和构建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明显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连年位居济宁兖州市前列,部分单项工作在全省领先。
一是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重度残疾人在低保金增加10元基础上,每月再发放60元生活补贴。1900多名重度残疾人基本医疗、养老保险费由政府全额代缴,并提前5年领取养老金。为1000余名特困重度残疾人发放居家托养补贴60余万元;为798名独生子女的残疾父母每年发放960元计生补贴;为170名下肢残疾人每年发放260元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为300多户贫困残疾人实施了危房改造;集中免费托养有暴力倾向的重症精神残疾人110人次。在全省率先实施低保边缘、一户多残家庭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
二是残疾人免费康复工程提标扩面。累计免费为2753名白内障患者、654名贫困肢体残疾人、123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122人次0-6岁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实施了康复救助;投入200多万元,为2000多名贫困残疾人配发了轮椅、拐杖、助听器等辅助器具。依托区人民医院、铁路医院、中医院等区级医疗机构成立了六类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以镇(街道)、村(社区)医疗机构为依托建立了60处规范化残疾人康复站,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免费康复指导和训练。兖州市率先成为全国首批“白内障无障碍兖州市”,被授予“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先进单位”。
三是残疾人教育救助全覆盖全省领先。在全省率先实现残疾人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全程救助: 0-6岁残疾儿童每年给予1200元生活补贴,中小学残疾学生、低保残疾人家庭的中小学生每年给予800元生活补贴;大中专残疾学生每年给予1000-2000元学费补助,低保残疾人家庭的大中专学生每人每年给予500-1000元学费补助。累计为496名残疾学生和低保残疾人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100多万元,人民网、新华网、大众网、山东政务信息等进行了报道,成为兖州市民生事业的一个亮点。
四是残疾人就业“输血”与“造血”双轮驱动。免费为150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家电维修、服装设计、种养殖业等实用技术培训;为近百名自主创业残疾人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发展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20处,安置残疾人就业300多人;以白象食品公司为龙头的5家福利企业安置近700名残疾人集中就业。
五是社会助残送温暖活动蔚然成风。“扶残助残,机关带头,党员先行”。2012年,在全去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开展了“党员结对助残”温暖行活动,1649名党员与残疾人结对帮扶;2013年,结合“干部联户、党群连心”活动,437个下派工作组6000余名党员干部联合村居党员深化党员结对助残活动,累计帮扶残疾人2600多名。太阳纸业、益海嘉里、兴达酒业等企业为残疾人捐款捐物累计100多万元。每年 “助残日”期间举办大型残疾人就业招聘、康复义诊、法律咨询会,几十家企业、医院、司法等单位和几百名助残志愿者积极参与。各级各部门在春节、助残日期间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活动1300多人次,发放慰问物品和资金60多万元。被济宁兖州市评为“爱心助残先进集体”。
(金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