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济欠发达县,鱼台每年拿出超过一半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工程,补足“民生短腿”。2013年,投资6500万元,实行了城区集中供热项目,供热面积达60万平方米,终结了鱼台在济宁唯一未实现集中供热的历史;华润、昆仑两大天然气公司分别投资1.2亿元、1.1亿元,75公里天然气管线、3座门站正在加紧铺设修建;投资6638万元对城区5条主要道路进行修建改造,打通了多年来制约城市发展的“断头路”。“民生消零”,使鱼台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升高。
◆发展 全县集中开工37个亿元以上项目
在鱼台县张黄工业园区,由辰欣药业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辰欣药业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挥汗如雨建设着鲁西南最大的原料药物生产基地。作为一家省内知名企业,当初其他县市列出的招商条件要比鱼台“诱人”得多,为何最终在这里落户?董事长杜振新说:“项目区背靠滨湖大道,到济宁也就20多分钟的路程,能节省5%的运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也齐全。”
“县城不但开通了公交车,实行了集中供热、供燃气,济鱼公路也拓宽成一级公路,并修建了滨湖大道,就连城乡间也开通了公交,鱼台两年结束了‘五个不通’的历史。”鱼台县委副书记、县长宫振华说,“通过完善交通、生活等基础设施,鱼台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去年全县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7个,在建过10亿元项目8个,总投资12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62亿元,增长23%。”
鱼台在填补经济社会发展空白的同时,也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更新。李阁镇李阁村村民侯爱民,最近花了30多万元在县城购买了一套三居室楼房,用他的话说,“小区里水、暖、电、路等设施齐全,也想当回城里人。”
据悉,未来几年,随着济徐高速开工建设,加上已列入规划的“跨湖高速”和正在争取的“湖西铁路”,鱼台将构建南北相连东西贯通的交通枢纽,一举打破在全省没有国道、高速和铁路的交通瓶颈制约,扭转区位劣势,使之成为鲁西南“东进西出”的桥头堡。
◆书记点评 群众心暖,干部心安 鱼台县委书记 李志红
鱼台是农业大县,又是经济欠发达县,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突破鱼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实现经济综合实力、城乡开发建设“两大突破”为目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把破解交通瓶颈制约作为强县富民的突破口,提速推进了滨湖大道、济鱼路拓宽和济徐高速鱼台段相配套的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大交通格局”,不断加快城乡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鱼台区位优势,为迎接发达地区项目转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破解交通瓶颈制约。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普惠民生。我们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用在改善民生上,从群众最关心的出行、取暖、养老、住房等问题做起,从填补一项项民生实事的“空白”抓起,坚持办一件成一件,件件都让群众得实惠,努力把鱼台建成为“美丽鱼台”、“幸福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