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羊山镇紧紧围绕“创新发展,文化富民”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全镇文化市场和群众文化生活呈现出红红火火、全面繁荣的发展态势。
文化设施日渐普及。设立专项经费,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镇驻地文化广场4处,村级文化大院60个,标准配备健身器材70余套,农家书屋24处,远程教育活动室17处,文化大舞台一处。全镇62个行政村全部建成“四德工程”示范点,北李庄成立“德孝文化一条街”,羊泰馨城社区成立“二十四孝图”展览室,62个村全部建有群众活动室,群众室外固定活动点达30余处,初步在镇、村两级实现宽领域、深层次的文化设施覆盖。
文化人才层出不穷。以镇综合文化站为中心,联合团委、妇联、劳保等部门,在全镇选出15名文化活跃分子,聘请名师进行专业素质培训,提升他们带队伍、组织活动的能力。统一对全镇民间艺人进行登记管理,挖掘优秀文艺人才,借助景区大舞台进行检验,对于质量较高、反响较好的节目或艺人将颁发奖品并签订合同长期培养。落实专门人员负责民艺班子组建,新成立“三新艺术团”、前孟秧歌队等12支文艺剧团,全镇民间文艺剧团达到52个,已登记的“农民演员”超过2000人,先后有皮丹丹、任曼等100余人在市、金乡县两级文艺活动中获奖。
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坚持群众性文艺演出与专业剧团惠民演出相结合,日常排练演出与重要节日演出相结合,文艺演出和传统文化保护相结合,繁荣民间文化与景区推广相结合。实行“政府搭台,群众唱戏”,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积极向上争取,联系企业赞助等方法筹措资金,由政府免费搭建舞台、提供音响设备、组织协调活动开展,先后组织开展了“舞动蒜乡,全民秧歌舞大赛”、“大家来演出,欢乐我做主”等文艺活动,打造“元旦”、“清明”、“中秋”、“国庆”等文化节庆品牌,既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促进全镇旅游繁荣。(巩怀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