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多次处罚治不住工地扬尘
汉峪金谷施工现场
2013年,济南频现雾霾天气,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两会之际,不少提案将视线聚焦到了扬尘治理上。民建济南市委在《关于加强扬尘污染防治的建议》中称:"各类施工占扬尘源的81.5%,是造成我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
9日,记者再探济南市渣土和扬尘治理情况。探访中发现,由于建筑工地数量大,监管人员不足,加之工地本身防治扬尘存在技术和人力的问题,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容易反复,战扬尘,需要打一场持久战。
车辆驶过
路上尘土飞扬
9日下午,记者来到高新区舜华南路的汉峪金谷施工现场,工地外围四周竖立的大广告牌,完全挡住了工地里面的施工情况。
进入工地,一辆辆满载石块的大货车从门口驶出。虽然这些货车都按要求用防尘布覆盖,但这些货车所运载的渣土高出车斗近50厘米,个别车辆防尘布遮盖更是马马虎虎,车尾部的渣土还裸露在外面,渣土随着车的颠簸不时撒落。虽然有清洁人员清扫,但行车道两边还是堆积着大大小小的石块。"这些石块都是从车里掉出来的,那么大的石块,没法清扫,只能搬到路边。"一名清洁工人说。
此外该车道并未硬化,也没有采取任何绿化措施,渣土车经过,尘土飞扬。而且出口处也没有洗车平台,满载的渣土车大摇大摆地驶入马路。
走进工地现场,工地内没有看到任何防尘设施。渣土、碎石块随地堆放。风一吹或者车一经过,尘土飞扬。钻孔机打孔、挖掘机装运石块时所产生的扬尘弥漫在工地上空。远远望去,灰蒙蒙的一片。"都在赶工期,扬尘啥的都顾不上了。"现场一名搬运工说。工地内的道路,基本都堆积了厚厚一层尘土。
治理难
监管难,工地扬尘成顽疾
6日,城管执法局、建委和环保局联合检查组,对汉峪金谷项目进行检查。因为扬尘污染和裸露物覆盖不严,执法人员对其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停工整改处罚。此前,汉峪金谷项目已被多次下令整改。但是几个月来,该工地的情况一直时好时坏,扬尘污染难以根除。
说起汉峪金谷的问题,城管执法局直属二大队三中队队长李赐杰表示很头疼:"干了几天,又不行了。从去年五月份开始,都让停工五六次了。每次停个两三天,整改完毕达标复核,过段时间再去看,又恢复了原样。"
扬尘污染成为老大难,一方面与工地本身情况有关。李赐杰介绍,该工地前期土方和石方作业时,需要在山体上施工。爆破打眼会造成大量的石粉扬尘,而洒水车无法进入石粉扬尘的施工现场,无法降尘。另外,工地占地面积大,很难全面洒水。而且如果洒水过多,会导致地面松软,大车驶过,易造成倾斜塌陷,发生事故。
李赐杰说,现在虽然也派人在工地盯守值班,但工地面积太大,执法人员人手不够,不能全天监管。另一方面,每次罚款两万元,对工地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在赶工期面前,这点处罚措施不够给力。虽然这个工地今年已被责令整改和处罚达20多次,但污染情况依然存在。
联合执法
加强数字化监管
汉峪金谷这种情况在济南并非个例。舜南路的东城逸家项目,也曾被多次责令整改和停工。
对于扬尘污染治理,政协委员也提出了建议。民盟济南市委员会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工作的建议》中提议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确保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