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新驿镇党委以创一个项目、办一些实事、解一些难题、优一方环境为主要内容,深入推进党建创新项目实施,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2013年以来,全镇村级新建成集体经济收入项目5个,为民办实事500多件,解决难题60多个,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3起。荣获山东省“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生态示范乡镇”、“农机平安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山东省第二批“百镇建设示范镇”。
为确保“四个一”党建创新项目取得实效,镇党委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组织、宣传、纪委、农业、民政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推进组。严格落实班子成员包保责任制,将“四个一”党建创新项目作为“干部联户、党群连心”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村级工作千分考核,直接与镇村干部的绩效工资、评先树优相挂钩。坚持每月一次的督导调度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力保障了“四个一”党建创新项目的深入推进。
新驿镇采取招商引资、资源入股、土地租赁等形式,积极引导各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较好地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秦村投资60多万元开发建设了80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以每年3万元的价格租赁给兖州清华苑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经营。骆村依托村集体66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成功引进了投资70万元的加工项目,村集体年可增加收入3.3万元。目前,全镇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3万元的村达到35个。
新驿镇从制约村级服务能力不强的阵地、人员、财力等保障方面入手,强化推进措施,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一是党组织活动场所改造升级工程。在镇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列支专项资金对新建或者改造组织活动场所的村奖补1-2万元。采取倒排机制,逐村督导调度, 2013年全镇17个办公场所差村改造顺利完成,全镇57个村实现了办公场所标准化目标。二是村干部坐班制度和民生代办制度。镇组织办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对村干部坐班和民生代办情况进行检查抽查,检查抽查情况通过《新驿信息》及时进行通报,并对执行坐班和民生代办制度不到位的8个村的支部书记进行了约谈。三是基层党组织特色工作亮点公示制度。由各村党支部按季度上报开展的亮点工作,在镇LED电子屏滚动播出,接受党员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村级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责任感、事业心进一步增强。
新驿镇正确引导村级党组织立足实际,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行路难、浇地难、文化娱乐难等,积极实施一系列民生项目,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显著提升。2013年,投入1700多万元,建成启用了镇级垃圾压缩站,清理取缔主要道路沿线废品收购点、违章搭建物33处,粉刷墙壁23万平方米;清理255省道、济阳路两侧路沟内杂草垃圾100多吨;栽种绿化苗木1万多棵,硬化道路130公里;修建排水沟213公里,安装路灯230盏,建设绿地4.3万平方米,落实了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投资30万元装修改造镇文化中心,新建农家书屋7处、村民健身广场13处,新组建村级文化队伍24支,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高标准完成“小农水”二期1.2万亩和千亿斤粮食产能项目区6000亩田间工程建设任务,项目区内农民平均受益政策性资金扶持1300多元。将就业创业培训引进村庄,新增就业1400人。
新驿镇从软硬件环境提升入手,重点抓了涵盖10个村的高吴桥、闫楼两个基层组织示范区建设,在示范区的带动下,全镇支部班子呈现出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以“四德”工程建设为抓手,建立道德大讲堂33处,制作善行义举四德榜、“二十四孝图”、传统美德教育墙60多处,挖掘宣传“四德”典型120人次。全面实施“123农廉工程”,王楼等4个村被济宁兖州市授予“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深入开展“干部联户、党群连心”和“软环境建设年”活动,形成了干部转变作风的常态化,弘扬了新风正气,集聚了发展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