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树锋 通讯员 解鲁 杨超
2013年12月,记者来到兖州法院,正巧碰见来参观的20余位人大代表,记者随机采访了其中一位人大代表,他说:“这次来兖州法院,我第一感觉就是比往年更忙碌了,直接体现为三个更多。法官办案积极、审的案子更多了;群众有感于法官的热情服务,来法院咨询、寻求解决矛盾纠葛的更多了;法院风气变化大、社会反响好,其它部门来调研、学习的更多了。”
该院纪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变化,得益于今年我们扎扎实实开展的队伍作风建设,我们通过一系列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干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干劲更足了,学习风气更浓了,接待群众更热情了。”
打造钢班子 带出铁队伍
该院党组深知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今年年初,我院组建新一届党组班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制订了服务党委软环境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法院工作放到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去推进。全面落实党委的工作部署,紧跟重点项目建设,关注重点工程进展,全程介入、到点到位,为党委政府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瑞山如实说。
该院秉承“政治建院”理念,强化“三个突出”:一是突出领导带头。明确要建立团结、务实、创业、表率、学习的党组班子,在全院喊出“向党组成员看齐”的口号,班子成员带头办案、带头接访、带头包村联户,为全体干警作表率。二是突出思想教育。坚持以正确的理论武装干警头脑,让每一位干警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三是突出纪律作风整顿。开展专项教育整顿活动,使干警思想上深受教育,内心里受到触动。同时,号召干警向本院因公殉职的法官陈继民学习,用身边事教育、激励身边人,促进干警纪律作风转变。
“今年,兖州法院给我们的普遍印象是一个‘严’字,法院领导是想带出铁的队伍。严是爱,纵是害啊!这也是对法院干警的爱护和保护。
该院从多方面建章立制、落实措施。出台考勤管理办法,严格考勤管理和请销假制度;重申工作日“禁酒令”,严禁工作日中午饮酒;整顿庭审纪律和会场作风,强调着装规范,严肃司法礼仪。严格落实财务制度,实行公务支出“四联签”制度。严格落实公车管理制度,每台车辆均安装GPS监管系统,对公车维修、使用、停放、节假日封存进行统一规范。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廉政档案,把“一岗双责”要求落到实处。
“瞧,我手机上又来廉政短信啦!我念给你听:‘钢班子’带‘铁队伍’,名节重泰山,正道是清廉。我们院通过手机短信,向干警发送廉政格言警句,我们都称之为‘廉政小贴士’,时时处处提醒干警廉洁自律、洁身自爱。”该院立案大厅的工作人员赵宝军拿着手机向记者展示着。
开辟“绿色通道”,困难群众先行
“请稍等,我先去‘下班签退’,马上回来给您做个笔录。做完笔录,时间晚了,可以跟我去法院员工食堂吃工作餐。”该院立案庭庭长韦雪冰微笑着,拿出一次性纸杯倒了水,对中午12点多才赶来立案的张老汉说道。
“谢谢您啦,啥钱也没花,也没写状子,做个记录,就给俺立上案子了。哎呀,都快一点钟了,耽误您吃饭了,我请您去外边干饭锅吃点吧。”韦雪冰婉言谢绝,随手接过同事从食堂捎来的饭菜。
该院从完善立案服务措施着手,进一步畅通群众诉讼渠道。丰富了立案大厅服务功能,设立导诉台、审查窗口和法律咨询窗口,实行诉讼引导、风险告知、立案审查、材料接转工作的“一条龙”服务。在大厅,公布案件收费标准,张贴诉讼材料样式,实行首问负责制,简化立案手续,提高立案效率,实现“一站式“服务。对老弱、患病、残疾等困难群众,开通绿色通道,放宽立案条件,减免诉讼费用,做到“四优先一及时”,即优先受理、优先立案、优先保全、优先救助,及时转交审判执行部门。今年以来,即减免诉讼费用56.9万元,让困难群众真正切切地感受到司法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