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午10点多,微风,东京都环境科学研究所,楼顶上PM2.5监测仪的数值是4微克到5微克/立方米。这个数值远远低于日本国内的PM2.5浓度标准。日本的PM2.5环境标准值是每天不超过35微克/立方米,年均不超过15微克/立方米。
实际上,日本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起步并不早,但是,民众的环保意识和媒体的报道,推动了日本大气治理。
【监测】
PM2.5超70要停课
当每立方米PM2.5浓度达到70微克时,要告知市民。因为日本的环保专家认为,PM2.5浓度超过70毫克/立方米就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目前,日本全国800个地方设有PM2.5监测点。东京都环境科学研究所是800个PM2.5监测点之一,也是东京都80个PM2.5监测点之一。不大的二楼露天场地上,摆着两种类型的监测仪器。
第一种监测仪的过滤物是一个类似纸带子的物体,可以自动传送,每小时换一次,自动分析成分,显示PM2.5的浓度。这台仪器可以测量每小时大气中PM2.5的浓度。
第二种监测仪内有一个巴掌大的圆形滤网,每24小时换一次。换下来的滤网被送入实验室分析成分。这种仪器重在监测空气中PM2.5的成分。
收集的数值可以通过因特网通知民众。当每立方米PM2.5浓度达到70微克时,要告知市民。因为日本的环保专家认为,PM2.5的浓度超过70毫克/立方米就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此外,如果PM2.5的数值超过70毫克/立方米,环保专家还呼吁地方政府要求国民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要指导学校停上户外体育课。
汽车尾气是产生PM2.5的原因之一。东京都环境科学研究所是政府下设的研究所,其主要研究就是针对尾气排放。汽车厂商的新车型,要送到这里来抽检,一年大概要10类大型卡车进行检查,一类大概需要2个星期。
这里的汽车尾气监测房屋并不大,像个车间。一辆大型汽车停在中间,车身上连着仪器设备和管子,轮胎下面是类似健身房跑步机传送带的东西。因此,虽然汽车原地不动,这里仍可以收集汽车运行时排放的尾气数值。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进行展示时,大车的运行速度是60公里/小时。
为了模拟真实环境,监测房屋内还有模拟汽车运行时的气流。轮胎下面的地上安有转轮,像在外面开车一样给车轮加了摩擦。在进行检测和分析时,可以模拟汽车真实行驶的情况,比如快、慢、刹车等。
研究所根据监测的结果,总结出10个环保开车的建议,比如不要急刹车、不要经常加速减速、停车早一点等,倡导公民绿色驾车。
在空气质量方面,东京都比日本全国标准的要求要严格。东京都环境科学研究所调查研究科长樋口幸弘说:“东京人口集中,产业也集中。如果排放标准与其他城市一样,对居民的影响会更大。因此要严格一点,才能保持与其他城市一样的环境。”
【监督】
居民可进工厂查看排放
日本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时候,一个孩子患了气管炎之类的病症,如果医生认定他是由于受到大气污染而生病,孩子及其所在的家庭会拿到国家的补偿。
日本“夺回”蓝天的战争,实际上已经打了几十年。
日本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时候,是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人松井女士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初来中国留学。她回忆起那段经历时说:“初到北京,觉得天空十分蔚蓝,好像从没见过这么蓝的天空。”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副产品,就是环境的代价。曾经在日本驻华大使馆工作的日本环境省专家岡崎雄太在一篇文章中写到,那时候日本小学的校歌中以“工厂的烟囱上有七彩的烟”这样的词汇来赞叹日本经济增长的速度。
日本四大著名的公害病,就包括空气污染引发的四日市哮喘。四日市哮喘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由石油化学联合厂排出硫酸化物为主的大量污染物质引发。其他三大公害病是熊本县第一次水俣病、新潟县第二次水俣病和神通川痛痛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