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务省公布的调查报告还承认,外务省“外交政策企划委员会”于1969年9月25日制定的《我国外交政策大纲》记述:“目前虽坚持不拥有核武器的政策,但无论是否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均应注意常态保持制造核武器的经济和技术潜力,并避免外来制约。”而就在1967年,时任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刚刚才提出不制造、不拥有、不运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1971年的日本众议院经全体表决将“无核三原则”确定为日本政府关于核武器的基本政策,但并非正式的法律。
日本与联邦德国间的秘密核交涉体现出了战后日本政府对于核武器的真实态度。尽管在二战末期遭受到原子弹的打击,但日本的历任首相或政界显贵对于拥核的执着从未间断。从岸信介、佐藤荣作,到安倍晋三、小泽一郎、田母神俊雄、麻生太郎,区别不过是有人直截了当叫嚣日本需要拥有核武器,有人拐弯抹角论证日本是否有财力、科技实力制造核武器。
日本拥核面临现实困境
即使在安倍政府执意贯彻右倾强军路线的今天,日本要想真正拥有核武器,也仍然面临着国内国外政治经济各个领域的障碍。经过2011年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反核电势力在日本重新集结。
作为唯一遭受过核武器打击的国家,国民对于核武器忌惮和恶劣印象仍旧挥之不去,加之来自美国及邻国的担忧和压力,在日本政界发表日本需拥有核武器的言论仍然是一种禁忌。前防卫政务次官西村慎吾和前航空幕僚长田母神俊雄均曾因发表与政府观点相左的拥核言论而去职,就是力证。
即使在拥核势力内部,也有主张日本单独拥核摆脱对美依赖,以及与美国共享核武器等不同派别,但这两种设想也都面临着现实困境。
如果日本单独拥有核武器,首先就要对包括“无核三原则”在内的政策进行大规模调整,还必须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在外交上,日本拥核必定会遭到NPT条约国以及在日本核武器射程范围之内的国家的强烈抵制。对于视禁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国家基本安保政策的美国来说,正是NPT体制确保了美国治下的和平,胆敢挑战这一体制的国家势必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制。如何获得美国的首肯,对日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么与美国共享核武器是否相对容易操作一些呢?田母神俊雄就是这一理论的积极倡导者。他主张照搬美国与北约国家的模式,平时由美军保管核武器并与同盟国家就使用和保存核武器进行训练,一旦战事爆发再由美军将核武器转交给相关国家使用。但实施起来,同样还是必须放弃“无核三原则”。其次,北约国家共享的是战术核武器的使用,与日本谋求构建的核威慑体制不同。
日本是在加入NPT之后才与美国缔结《原子能合作协定》的。一旦日本拥核,不仅意味着日美两国间的协定成为一纸空文,作为国际条约的NPT也将形同虚设。这样一来,根据协定中的规定,日本将不得不把几乎全部核燃料棒交给美国,核电站的工作也将陷入瘫痪,这对于日本的能源供应无疑将产生灾难性后果。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大批核电站处于检修停滞状态的背景下,日本经济实难承受这样的危局。
日本每年的钚处理能力可造千枚核弹
诸旭辉(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研究员)
钚是一种及其危险的材料,一旦变成气溶胶,被人体吸收后,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1克钚变成气溶胶后将可致死1万至10万人。这样危险的核材料一旦落入恐怖分子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据日本本国的报告,日本在国外的反应堆约有35吨钚,存在英国和法国,在国内有9.3吨。日本储存有如此大量的钚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隐患,更大的隐患是日本的后处理厂已经具备正式运行能力。一旦正式运行,每年将可以处理8吨钚,可造1000枚原子弹。
日本曾经对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做出钚总量不增加的承诺,但这些年其钚总量一直在不断增加,早已将当初的承诺抛到脑后。日本必须每年向IAEA汇报钚材料的变化,国际社会也应对其安全性进行监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