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个世纪的治理,坦佩雷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根本改善。维尔贝格说,如今空气中已经检测不到含硫量。在监测空气质量时,甚至取消了对这一参数的监测。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也大为降低。每年PM10数值超过50的天数只有10天左右——本世纪目前为止最严重的一年(2010年)也只有17天,远低于欧盟规定的35天红线。
如今,坦佩雷已经从工业城市变为一个工业、商业、旅游业同步发展的城市。在2010年的一次城市形象评比中,坦佩雷被芬兰人评为最宜居城市,“愤怒的小鸟”主题公园和犬山乐园均已落户于此。
广泛采用可再生能源
实际上,芬兰很多大城市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都经历过和坦佩雷类似的情况。芬兰清洁技术委员会执行董事赫尔恩贝格女士说,几十年前,在芬兰的大城市,雪落到地上和墙上几小时就会变成暗灰色,如今则能够一直保持白色。
赫尔恩贝格认为,空气质量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工厂不断改进废气排放的过滤技术,以及城市居民逐渐放弃石化能源,越来越多地使用清洁能源,或是可再生能源。如今,除天然气和核能外,芬兰还广泛采用地热、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这也是芬兰保障空气质量的一个“窍门”。
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地区正是采用可再生能源的典型地区。于韦斯屈莱位于芬兰中南部,周边都是森林和湖泊。这里的居民,很早就有使用生物燃料的传统。早期是烧柴,后来渐渐采用泥炭和沼气。
在于韦斯屈莱郊外的一家农场,农场主老卡尔马里的儿子小卡尔马里向记者介绍了利用沼气发电的经验。小卡尔马里今年40多岁,专科大学毕业,英语流利。父子俩拥有约40公顷田地,25头奶牛,还有一些林地。卡尔马里农场还有另一份产业——沼气能源站。记者看到,沼气站就设在牛棚外围,占地面积并不大,但技术含量不低。这一整套设备包括:两个沼气池、一个沼气加气站和一个中控室,中控室内装有一台40千瓦发电机和一个热锅炉。
小卡尔马里介绍,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经过转化,可以用于发电和供热,足够农场使用,有时还会节余一点电卖给政府电网。最主要的是,沼气经过再处理,输入加气站,可以给汽车加气。他们的加气站现在每天都有10至20辆车来加气,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卡尔马里父子的沼气池建于15年前,当时只是为了自己生产电能和热能,现在技术逐渐成熟,已经成立了一个小公司,专门负责设计、建造沼气站,以及提供检测沼气能量等配套服务。目前这个公司在芬兰已经承建了11家沼气站,并开始向中国、英国、爱沙尼亚出口技术。
谈起中国的雾霾,小卡尔马里说,中国也许可以推广沼气汽车。沼气动力汽车在欧洲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他拿出了一本广告册,给我算了一笔账:以大众品牌相应规格的汽油动力和沼气动力轿车为例,每行驶100公里,汽油车加油要花11.2英镑(1英镑约合10.1人民币),沼气车加气只要花6.9英镑。不仅节省了开支,还减少了尾气排放。
【小档案】
主要污染物:硫化物、颗粒物
污染成因:重工业、煤炭燃烧
治理时间:半个世纪
治理手段:环境许可证制度、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产技术、改进城市交通规划、重工业搬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