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2月21日讯(记者宋亚齐)据齐鲁频道《拉呱》报道,梁山百货大楼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商场,装修开业之后,品牌商户买卖不好,二楼散户却是顾客营门、客流不减,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些人全是卖东西的,买东西的没有人。”
“当时招商的时候,全是以那种品牌店招商,每个牌子都交了两万块的保证金。”
梁山百货大楼的十几家商户都是品牌代理商,去年年底和商场签了承包协议,当时商场承诺承包商“都是品牌”、“档次很高”,商场里应该是品牌林立、大户云集,现在倒好,“大户”没几个,“散户”成了主流。繁华路段,买的不如卖的多,这让品牌商户们难以接受。
“他们这些散户把我们这些牌子压得没法卖,”一家品牌商户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几十的衣服,我们这儿都是几百,差别太大了。”
比起动辄四五百块钱一件的品牌服装,老百姓更讲究一个便宜实惠,普通顾客一看品牌服装的标价牌就直奔普通柜台去了,这让品牌店十分不满:
“一般品牌店的话,(投资)花三十万左右,过年的时候,基本上都没开张。”
整整一个春节,挣的钱还不够一天的开销,品牌商户们直接找到了商场的招商部,得到的答复是这样的:“他说就是把散货全部清掉,全部改成品牌,到目前为止,一直实行不了。”
现在,春夏装上市了,下一季的秋装订货会也快开始了,可现在冬装还没卖完,该怎么办?“马上就要换季了,我那棉鞋现在还放着呢。春款不敢上,越上压得越多。”
记者找到了商场的市场招商部,招商部的郭经理表示:“咱为了赶开业进度,这一块可能在工作方面可以说不是很严谨。”郭经理承认,招商签合同的时候确实让有些不是“品牌”的商户也进了商场,不过,那是为了着急开业,商场确实有责任。
“当时是县里那边压得很紧,让春节前必须开业,当时的情况各个工程的扫尾咱们都没进行完,很多地方都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咱就很仓促地开业了。”
眼看品牌商户的东西卖不出去,商场表示也很着急,几次让非品牌经销商改头换面,引进品牌,“签了的这些(非品牌专卖)咱领导这边发过话,会进行清理,咱现在正在进行摸底排查,对一些不是牌子的咱都作出统计。”
商场的一把手张经理表示:“我今天又到济宁贵和学习他们的方法,我们主要的导向还是清理散货,保护这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