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
全国人大代表,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济宁因煤而兴、煤竭存隐患,煤炭导致的资源依赖、生态污染问题严重。目前,济宁市在加快转型发展中主动作为,现已有4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济宁。梅永红建议,将济宁列为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市,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摆问题:
因煤而兴、煤竭存隐患,资源依赖、生态污染问题严重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向对贫困宣战一样,向污染宣战”。对此,来自典型资源型城市济宁的梅永红有着深刻感受。“长期的煤炭开采,为济宁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因煤而兴、煤竭而衰的潜在隐患日益凸显。”
据梅永红介绍,济宁是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能源基地之一,境内含煤面积3920平方米,占国土面积的36.7%,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270亿吨,年产量9000多万吨,占山东的一半以上。现有火电厂47家,发电容积容量1033万千瓦,占山东省的17.4%,年发电量550亿吨,其中50%以上输往市外。
如今,长期的煤炭开采凸显出不少发展中的难题,主要表现在济宁市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资源依赖性强。“去年,在煤炭量价齐跌的情况下,全市煤炭产业实现增加值、利润利税占全市规模以上比重仍然达到30.1%、36.8%和41.5%。经济发展中资源仍为主力。
长期的煤炭开采,也让土地塌陷问题日趋严重,对济宁市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梅永红告诉记者,目前济宁市采煤塌陷地已达47万亩,并以每年3到4万亩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塌陷地面积将增加到75万亩,最终达到180万亩左右,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4。“比如邹城、兖州、任城、微山、鱼台等地,昔日沃野千里、钟灵毓秀的孔孟之乡,如今已是满目疮痍,令人痛心。”目前,因采煤塌陷失落村庄的10万居民被迫搬迁。“十二五”期间,排水搬迁村庄130个,涉及18万人,预计到2040年,需搬迁村庄514个,涉及60万人。由于采煤塌陷地补偿、村落搬迁等一次性补偿,无法解决其生活保障。
煤炭开采、燃烧也让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持续增多。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济宁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基本全部来自于燃煤,二氧化碳约60%来源于燃煤,PM10有40%来源于燃煤,PM2.5主要来源于上述三种污染物一次污染与二次污染的叠加,成为山东,乃至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同时,济宁还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干线,工程贯穿境内197.9公里,约占山东省2%,生态环境十分敏感脆弱,水污染防治任务日常艰巨。“为确保调水水质安全,近十年来,济宁在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加大投入,付出了巨大代价,先后关闭了100多家工业企业,微山湖10多万渔民含泪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梅永红说。
想对策:
4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建议将济宁列为国家试点
“济宁特殊的市情,注定了加快转型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紧迫性。”梅永红说,近年来,济宁市委、市政府主动作为,建成了煤化工、工程机械、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等10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如意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依靠自主创新,率先崛起,成为全国同行业排头兵。“惠普等4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济宁,一批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梅永红介绍,自2007到2013年底,在煤炭产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济宁市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两倍,制造业超过煤炭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城市转型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0年7月,李克强总理到济宁视察时,对我市主动转型、率先转型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