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宫幽灵”回来了?
10年前,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还是尤科斯石油公司老板、俄罗斯首富,他完全误估了反对普京的后果。普京把霍多尔科夫斯基抓了起来,或许也误估了这种做法的后果:霍多尔科夫斯基成了俄罗斯最受信赖的公众人物,成为普京的政治包袱。
在距莫斯科900公里的谢格扎市郊区,一条碎石小径通向“第七号改造营”,有高墙铁网、瞭望塔和警告游客的指示牌:“禁止照相”。霍多尔科夫斯基是这里1300名囚犯中的一员,这个名字,当年与财富、地位和权势密不可分,也如幽灵般穿梭在谢格扎的街头巷尾。因为缺乏有关他的真实信息,谣言反而愈加猖獗起来。有人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瘟疫,以报复该市;另一些人则坚持认为,他在铁丝网后的生活如国王般高贵奢华。
更多人揣测,在2014年冬奥会来临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是否会为改善国家形象,提前释放老对头。俄罗斯《独立报》却写道,克里姆林宫已在为第三个涉嫌谋杀的刑事案件做准备,好让这位俄罗斯前首富再蹲20年大狱。
也有人认为,霍多尔科夫斯基是盘旋在克里姆林宫的幽灵,如果获释,他将再次威胁到普京的权力。
从小就想做厂长
1963年,霍多尔科夫斯基出生于苏联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工程师,在莫斯科的一家测量仪表厂工作了一辈子,两人见证了国家反犹主义的兴起(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父亲是犹太人)和斯大林之死,他们属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一代前苏联公民,他们不大认同前苏联的意识形态,默默地支持那些持不同政见者。霍多尔科夫斯基一家人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有一套公寓,两间房带一间小厨房。换句话说,他们家境一般。霍多尔科夫斯基父母的困境在当时非常普遍:如果说出对前苏联的真实想法,子女可能会受牵连,另一个选择就是让孩子变得循规蹈矩,随大流。这对夫妇选择了后者,但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晾。霍多尔科夫斯基竟然变成了狂热的共产主义者和爱国者。
从记事起,霍多尔科夫斯基就一直想做厂长。在莫斯科门捷列夫学院取得工程学学位后,他希望分配到军工企业工作,却因为有犹太血统遭拒绝。于是,他创办半私有化的“青年科学技术创新中心”,进口电脑,卖计算机软件,甚至倒卖假酒和假名牌服装,什么钱都赚,完全不惧怕触犯法律的风险。
1988年,霍多尔科夫斯基创建了梅纳捷普银行,并担任叶利钦第一任政府的经济顾问。这时的年轻商人相信“我们的指明灯是利润,钱就是我的上帝,只有它能带领我们通向财富”。
同年,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密友普里马科夫成为总理,他自己也成为叶利钦政府的经济顾问。政府一心联合金融寡头,以取得政治经济支持,确保执政地位,而寡头们希望借助政治渠道确保未来生机,双方一拍即合,这成为霍多尔科夫斯基生命中重要的转折点。1995年,霍多尔科夫斯基收购了公开拍卖的尤科斯石油公司78%的股份,这成了他的“金库”,也让他成了俄罗斯最富有的人。
把做生意当玩儿一样
9年多的监禁生活,霍多尔科夫斯基有超过一半时间是待在莫斯科的巴特罗斯卡亚·蒂什纳监狱。狭小的囚室,地上的一个坑就是厕所,坐在床上吃冰冷的饭菜时,距离那个坑很近。每当被装甲车运去法庭接受审讯时,霍多尔科夫斯基都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弯腰站着。好在,即使在最富有时,霍多尔科夫斯基也没有奢侈的习惯。他既没有买游艇或别墅,也没有沉溺于纨绔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他不愿意花钱,但他并不是抠门儿。在上世纪90年代末,霍多尔科夫斯基在莫斯科郊外30分钟车程的地方,买下一处带有7栋房子的大院,并给这里起名“苹果园”。考虑到90年代莫斯科的生活标淮,这些房子的面积恐怕只有他的好友、生意伙伴涅夫兹林所买豪宅的四分之一大。尤科斯的高层都住在这个大院里,像一个快乐的大家庭。霍多尔科夫斯基还在室外安装了天然气取暖设备,这使莫斯科短暂的户外烧烤季节在这个院子里得到了延长。烧烤就是他主要的社交活动。“10点他就回家了,”当时住在苹果园对面的涅夫兹林说道。“没一会儿,他书房的灯就亮了,他会在那里看书看到两点。”定期运动是霍多尔科夫斯基仅有的几个业余爱好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他减掉了自大学毕业之后多出来的近30斤体重,刮掉看起来像黑帮的小胡子,飞行员眼镜也换成了无框眼镜。他一直搞不定西装领带,所以总是在休闲西装下面穿上高领衫。虽然穿着休闲,但他的举止却非常含蓄。除了好友,对所有人都用正式的称呼。他准时,谈话时绝不贸然涉及私人话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