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济宁市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橡胶、食品、医药、纺织服装、造纸、新能源、新信息等十大行业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420家,销售收入突破万亿元,力争10个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均突破1000亿元。
工程机械行业: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中小企业群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程机械行业企业达到200户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利税80亿元,利润50亿元。我市将建一批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强化产学研联合。配套关键基础零部件产品达到国内一流配套要求,高端主机及特色专用工程机械产品占比达到30%以上。力争重点企业标准覆盖率达到100%,主要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在我市东部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区。支持嘉祥县、汶上县规划建设工程机械配件产业集聚区,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中小企业群。
推行淘汰落后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工艺装备;推广采用节能、节材和环保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推进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
汽车及零部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千亿元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利税70亿元。我市将加快梁山专用汽车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建设,完善设施条件,尽快投入运行。支持水泊焊割专用车零部件实验中心建设,为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测试、实验服务。支持华勤集团、润峰集团、梅亿邦赛等骨干企业集聚高端人才团队,形成创新优势。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自主研发机构,积极创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同时,建立产学研联合机制,强化产学研联合。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制定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创建一批品牌企业。
化工行业: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1家
我市规模以上企业将达到160户,销售收入1000亿元、利税110亿元,工业投入280亿元。关键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1家。将加快推进荣信煤化兼并重组,整合焦化企业,实施集团化发展。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中节能公司与民生煤化干熄焦合作项目、中石化与兖矿煤化企业重组。
我市将引进院士、“千人计划”、“泰山学者”、“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创建国家、省、市企业技术和工程中心。高标准推进济宁化学工业开发区、联想汶上化工园区、邹城化工园区建设; 支持济宁化学工业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园区;“一企一策”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特色产业集群;3年内完成“退城进园”。
橡胶行业:将建立华勤意大利橡胶工业城
我市橡胶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利税120亿元。全钢载重子午轮胎200万套、轿车轮胎2000万套、高性能摩托车胎300万套、高强力输送带8000万平米,乙丙橡胶30万吨,高耐磨炭黑30万吨。
我市将建立华勤意大利橡胶工业城,实现集聚发展,培育带动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对行业共性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创新项目的支持。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发研制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建成1至2个有世界水平的科研开发、制造、培训与信息中心。
胶带胶管行业要淘汰产能落后、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的企业,促使强势企业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无污染、长寿命的产品为发展方向。
食品行业:发展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
2016年,我市食品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150亿元,利税90亿元,利润65亿元。工业投入400亿元。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2家、省级4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