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铺开、扎实推进之际,济宁市委召开会议,就深化干部驻村联系群众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完善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实现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各级干部更加扎实深入地接地气、下基层、解民忧,以优良作风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进一步汇聚起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万众一心奔小康的强大力量。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讲话,市委副书记傅明先主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何思清传达《中共济宁市委关于深化提升干部驻村联户工作的意见》。市委常委、秘书长刘成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中会,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建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颖,市政协副主席曹景群出席。
马平昌在讲话中指出,全市“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启动并深化拓展两年来,广大机关干部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沉到一线,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发展了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好局面,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有了新增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新改善,农村和谐文明程度有了新提升,村级组织建设有了新加强,构建起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新模式,群众的满意度持续大幅提升。
马平昌指出,深化干部驻村入户联系群众工作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迫切需要、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抓手、省委对济宁的期望和要求,必须在坚持中深化、创新中提升,确保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今年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要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根本要求,以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全力在深化、创新、提升上下功夫,真正实现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直接化、具体化、常态化、制度化、全覆盖,让干部经常接地气、受教育,让群众持续得温暖、见实惠,进一步形成干群一心、鱼水情深、心齐气顺、风清气正的生动局面。
马平昌强调,要在抓深化、抓完善上下功夫,切实把干部驻村联户工作做实。从今年开始,干部驻村联户工作要着眼于全员参与、长期联系、全面覆盖,建立机关党支部或党小组与联建村、领导干部与联系户之间一一对应、长期稳定的联系,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建立联系点,部门党组织全部确定联建村,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全部包保后进村,部门全部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要在抓创新、抓拓展上下功夫,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城乡全覆盖。市委决定从今年开始,建立干部联系城镇居民家庭制度,组织市、县、乡干部与城镇社区居民家庭建立直接联系,实行分级联系,合理划分网格,联合开展活动,突出联系重点,灵活联系走访,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城乡全覆盖;进一步扩大联系单位范围,从党政机关拓展到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建立联系点。要在用真心、出真力上下功夫,确保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见到大成效。干部驻村入户联系服务群众要按照了解社情民意、发现反映问题、宣传落实政策、帮扶困难家庭、增进群众感情“五项任务”任务的要求,真正带着感情去联系服务群众,始终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在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学习群众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对家家关心、人人关切的实际问题要一件一件列出单子,分析情况,研究对策,积极而为,量力而行,抓实抓好。“第一书记”要找准定位、发挥作用,切实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上展示新作为、取得新成效。
马平昌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干部驻村入户联系服务群众提供坚强保证。要强化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干部驻村联户工作责任体系,市委常委和分管副市长对联系的县市区、分管的部门单位联系农户和城镇居民家庭工作负责并抓好督导检查,各级人大、政协要把干部联系农户和城镇居民家庭工作纳入视察内容,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各级机关党组织要定期开展组织活动。要严格督导考核,实行领导干部晚上住村调研情况公告制度、联户干部信息公示制度、干部入户走访登记制度、市委常委和副市长定期督导制度、暗访抽查制度、群众监督评议制度,强化问责,严格进行责任追究。要严肃纪律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转变作风的各项规定要求,严守纪律、廉洁自律,以铁的纪律树立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