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记者到泗张镇去采访,镇里的于主任说有好几个村都建起了蔬菜大棚,并推荐记者去梅鹿庄村看看。
新修的柏油路一直通到田间地头。下车一看,新建的大棚还真是不少,简易式大棚、半地下冬暖式大棚都有。驻村的省派“第一书记”张玉带领我们进棚查看作物生长情况,棚里的葱苗、瓜苗、土豆生长良好。村支书张如勇说:“你们再看看我种的豆角去!”他种的是冬暖式大棚,投资较大,他直言这是张书记给他打了气鼓了劲才敢放手搞的,“要不还真没这个决心”。提起收成,他掩不住笑意盈盈,“一切都在摸索阶段,但效益应该不差吧!”
梅鹿庄村地处泉林、苗馆、泗张三镇夹角之地和泗水县与平邑泗水县接壤之处,是个省级重点贫困村。地理位置差,生产条件落后,虽然村民有较强的经济意识,但受环境条件制约,收入一直未得到改善。 全村330户,1140人,总面积2433亩,耕地1682亩,土地分散,灌溉条件差,农民人均年收入2020元,村集体年收入才5000元。
“这个村基础条件比较差,如何带领村民致富,提高村集体收入真成了我心中一块大石头。”2012年4月,张玉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被曲阜师范大学选派前往梅鹿庄村开展驻村工作。如何当好党的政策宣传队、农村党建工作队、脱贫致富服务队,是张玉在梅鹿庄上任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先后多次带领村两委成员及村里致富能手去泰安新泰、楼德、良庄及泗水县其他乡镇大棚蔬菜基地考察大棚蔬菜种植情况,此外,他们还到泰安宁阳王卞社区、曲阜北元疃村、曲阜时庄等地实地考察新农村建设情况,让梅鹿人大开眼界。为增加村集体收入,他和曲师大驻泗张镇其他几位“第一书记”一起,积极与学校协调联系,为村里争取到1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建起了10座蔬菜大棚,种植蕃茄、菠菜等,并提供种苗、肥料、技术指导等服务,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同时,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12年12月,在泗张镇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多方奔走、协调,梅鹿庄村成立了“泗水县康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他积极发动村民入社,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打下基础。村里把省拨30万元扶贫资金全部用做互助资金,用做村民种植、养殖的启动资金。
张玉在梅鹿庄村驻村已整整两个年头了,村民早就不把他当外人了,许多村民都叫他“老张”,他感到很亲切。他介绍说,现在只是起步阶段,这十二个大棚只能起个示范带动作用,下一步打算改善种植结构,大面积引导村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核桃及葡萄,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发挥传统种植养殖和本村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好省扶贫开发资金,帮助扶贫户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扶持优质山羊、生猪养殖产业,不断扩大种植养殖规模,提高种植养殖效益,帮助扶贫户脱贫致富;充分利用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改进种植养殖技术,扩大销售渠道,努力增加村集体收入,最终实现富民强村的愿望。
“第一书记”张玉的工作虽然劳累,但他打心眼里感到高兴,正如他在民情日记中写的那样,“虽然这几天一直东奔西走,天天泡在大棚里,忍饥耐渴、忙碌异常,但心里踏实多了,因为给村里的发展找到了方向,村民对增收致富、过上幸福生活都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