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春中度干旱 咱的生活勉强过得去
人工灌溉小麦产量稳定 储水量充足暂不限时供水,人工增雨效果也不错
1月1日至4月10日降水量对比图 单位:毫米
市中区水源地水位下降数据图 单位:米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春天雨水历来稀少,俗语中更“春雨贵如油”的说法。今年以来,枣庄市似乎也与雨水“无缘”。来自枣庄市水利部门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消息显示,今年1月1日8时至4月10日8时,我市平均降水量为26.4毫米,较历年同期的57.2毫米偏少53.8%,较去年同期的55.1毫米偏少52.1%。目前,我市旱情严重,但好在对小麦影响并不是太严重,再加上多部门的联合努力,使我市旱情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今年雨水少,春旱唱主角
今年1月1日8时至4月20日8时,我市平均降水量为36.1毫米,较历年同期的71.1毫米偏少了49.2%。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此次旱情出现的主要原因便是有效降雨少,无论是往年降雨量的平均值还是去年的降雨量,今年的降雨量与之相比均少了一半。
无独有偶,今年春天我省的多个城市都遭遇了程度不一的春旱。截至目前,全省926万亩在田作物出现不同程度干旱,主要分布在潍坊、临沂、枣庄、泰安、莱芜、日照、烟台、菏泽等地。其中,潍坊从去年8月至今遭遇近33年来同期最严重的干旱,部分地区小麦枯萎,农田干裂。淄博市博山区有近万人遇到因旱临时性饮水困难。
春季紧跟着秋、冬两个少雨季节,如果秋、冬两季的降雨很少,土壤墒情本身就不好,往往容易形成冬春连旱。16日记者从市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我市春季回暖较快,且多风,在阳光照射下,土壤水分蒸发快,容易造成水分流失。从近段时间的天气情况中也不难看出,虽然偶有阴雨,但并无有效降雨,就算有雨水“光临”枣城,不是毛毛细雨,就是“小雨两三滴”,这对于旱情的缓解无异于杯水车薪,并无太大的助力。市气象部门预测,由于近期内仍无有效降雨,旱情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人工灌溉技术提升,小麦受影响不大
要说干旱带来的不利因素,恐怕莫过于其对粮食的影响了。对我市来说,小麦是不少市民餐桌上的主食,今年的春旱会不会引起小麦的减产呢?
16日,市农业部门农技推广中心郑主任表示,虽然今年气温与去年同期相比要高出5—6℃,加之这个季节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大,就目前情况来看,干旱情况已经由轻度干旱转为了中度干旱。但可喜的是,小麦的生长比去年同期要高出8厘米左右,再加上人工灌溉技术的提升,我市的旱情暂不会对小麦的产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开始担心小麦因旱情减产,面粉也随之涨价,于是提早应对,现在便开始购买大量面粉囤积在家,家住薛城区永福路的程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小麦受干旱影响而减产,面粉价格噌噌地往上涨,今年又是这么旱,所以我要提前做准备,多买几袋面粉放在家里,省得涨价再买就贵了。”对于程先生的说法,郑主任表示这完全没有必要。“无论是农民朋友还是广大市民,都不必担心今年的小麦会因为旱情而减产,只要适当对小麦进行灌溉,今年小麦的产量应与往年相差不大。”郑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