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倾听群众的诉求,维护群众的合 法权益。在12388热线受理的所有事项当中,涉及群众维护权益和咨询这方面占了很大的比例。工作中,我们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有限职责、无限服务 的理念,对群众的问题来者不拒,对属于纪检监察机关处理的事项尽职尽责,及时处置反馈,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对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我们给群众以指 点、解释,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去年,市县两级12388投诉举报热线通过自办、督办、联办等方式调查处理了192起侵犯群 众利益的问题,应该说是深受群众好评。
主持人:12388这样一部热线,打通了我们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那么,中央八项规定实行一年多来,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作风转变十分明显。网友"青青河边草"问,济宁市是如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促进干部队伍作风转变的呢?
李建华:同全国各地一样,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济宁各级党政机关的作风转变也是十分明显的。去年以来,济宁市纪委围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 委、市委的实施办法,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了明查暗访力度,开展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专项行动,发扬"钉钉子"精神, 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抓,狠刹公款购买赠送月饼、贺卡和烟花爆竹、年货节礼等不正之风。我们还成立了"快速行动小组",建立快查快办 工作机制。全市查处违反规定的问题290起、处理322人,给予党政纪处分31人。二是围绕严肃工作纪律、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开展明察暗访,全市 通报问题598个。围绕"低怕慢浮懒"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开展"五查五看"教育活动和"解决问题月"活动,集中查改了一批作风效能纪律问题。开展"庸懒 散"专项治理,问责干部290人。三是制定了公务接待办法、严格规范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严肃公务用车和住房纪律等10个方面的制度规定,构建起了 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四是加强教育警示。每逢重要节庆时候,市纪委都通过下发通知和廉政短信等形式,提醒教育各级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 实施办法,严禁用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去年一年共发出廉政短信22万条次。同时,对查处的违纪违规问题进行公开曝光通报,一共曝光 了13起14人,分5次曝光违规公务用车67部,应该说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主持人:是的,最近在各级新闻媒体和网络上都看到了济宁市"快速行动小组"的相关报道,李书记,在这里也请您向各位网友详细介绍一下关于济宁市成立"快速行动小组"的相关做法吧。
李建华:好的。为认真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针对群众举报问题时效性强,需即时受理、即时到场、即时查处的特点,市纪委监 察局依托12388投诉举报热线,成立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调查群众举报问题"快速行动小组",对党员干部公款大吃大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大操大办 婚丧喜庆事宜、收送节礼、接受或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和健身活动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实施办法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调查处理,形成了群众举报 问题快受理、快调查、快处理、快反馈的高效工作机制。快速行动小组在工作职责上,突出了对12388热线受理的或领导批办的涉及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一些问 题的查办。在工作方式上,突出直查快办,凡被投诉举报人职级明确、涉及市管领导干部的,发生在济宁城区、涉及市直部门管理党员干部的,以及被投诉举报人职 级不明确、发生在济宁城区的,一律由我们市纪委"快速行动小组"直查快办,做到快查、严查、查准。"快速行动小组"实行全天候轮流值班制度,下设了4个小 分队,每个小分队值班一周,自周一凌晨0:00开始至周日晚上24:00结束。"快速行动小组"随时备勤2辆工作用车,所有成员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按照组长的指令,接到任务半小时之内要集结到位,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凡能当天办结的,一律当天办结。不能当天办结的,在2-3天内办结。比较复杂的问题也要求在10日内办结。在工作机制上,实行一人指挥,上下左右联动,人员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快速行动小组"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由市纪委分管常委来担任,日常工作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从有关室和市公安机关抽调了一共17名同志为成员。所有成员都保持相对稳定,被抽调人员在指定案件办结以后,即回原单位工作。特殊情况下,"快速行动小组"组长可以统一调配力量,不受抽调人员的局限,也可以采取小组成员与下级纪委人员联合调查处理的方式。在工作制度方面,我们制定了《"快速行动小组"工作制度》,对迅速集结、现场核查、形成报告、逐级汇报、反馈结果、立卷归档等规程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必须查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和发生经过,收集固定证据,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