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飞龙突击队”市区巡逻
解决群众问题
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眼带墨镜、身着防弹衣、脚踏作战靴,能举手间一招制敌……看到“酷”劲十足的特警,不少市民都驻足观看。但这看似威风的工作,却实在是个苦差事。6月2日,记者跟随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分局的巡逻特警体验一番后,才知其背后的艰辛。据悉,这支队伍自4月份组建以来,一直在繁华的闹市区护佑着百姓的平安。
烈日当头,街面武装巡逻
早上6时40分,全部队员集合,站好队列,队长开始点名。飞龙突击队作为武装巡逻特警,在街面巡控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叠加式、加强性武装巡逻。特警组长携带六四式手枪一支,子弹10发,以及单警装备。特警组长验枪后,特巡队员们也一一检查装备,防弹衣、防弹头盔、防弹盾牌、伸缩警棍、手铐、催泪瓦斯、抓捕钢叉携带齐全,这一套装备下来,身上至少负重10余斤。
上午11时,是交通容易堵塞的高峰期,更是两抢案件的易发期。在太白楼路口、南池公园、大润发、火车站附近……到处都能看到巡特警队员笔直地站在那。为了将日常勤务和武装巡逻相结合,特警们把群众服务作为拉近警民关系的有效桥梁,既当群众的“安全提醒员”,又当群众的“问路引导员”,更是小学生的“安全护送员”。
记者注意到,他们看到市民有困难的,上前去帮一把;有包链没拉的,上去提醒一下;交通堵塞了,会协助交警上前疏导;看到可疑人员、车辆,上前进行盘查……天气炎热,在烈日的暴晒下,没多久,队员们的衣服就已湿透了。
特巡队长王宗海无奈地告诉记者,我们的穿装备比较多,厚厚的,不怎么透气。这个时候还不算什么,最难熬的是中午一两点的时候,那是一天中最热的,队员们又不能到树荫下乘凉,走几步就能感觉汗水从裤管流下来,衣服干了湿,湿了干,习惯了。
“就拿太白楼附近的卡点来说,自从特巡队来到之后,治安明显好转了,没有发生过一起两抢案件。”说到这,王队长一脸的自豪,“只是苦了这些队员,天这么热,队员有时中暑了也仍然坚守在岗位上。”
突发情况,1分钟内到达
在上午的巡逻过程中,巡逻特警并没有遇上任何突发事件,这让记者有些疑惑,这难道就是特警的生活?“其实我们并不像是电视剧中的特警,飞檐走壁,只身擒敌,现实中的特警生活没有那么刺激,反而可以说是平淡、甚至枯燥。”王宗海说,首先济宁的治安还是很好的,其次巡特警武装巡逻的主要目的在于震慑,让犯罪分子无从下手,遇上可疑人物及车辆,巡特警会进行盘查。“对我们巡特警来说,没有所谓的枯燥、辛苦,我们不追求刺激,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这恰恰说明武装巡逻的效果达到了。”
目前,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分局特警大队配备两辆固定具有GPS卫星定位功能的警车。常态时有两辆警车流动值勤,其中太白楼和南池公园附近是重点区域,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值勤民警可以保证1分钟内到达。街面巡逻车民警值勤采取人歇车不歇,轮班倒,保证街面“见警率”。王宗海告诉记者,我们队员非常辛苦,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约时间,队员们有时候一天都顾不上喝口水,吃饭更是不准时。
据了解,飞龙突击队的特警队员们主要是以南池公园、太白广场两处助勤点的武装巡逻勤务,并以此为中心,打造1分钟处警、重点区域2到3分钟有效处置。王宗海表示,就拿车站来说,若发生突发事件,我们两分钟之内就能到达现场,也确保了重大案情第一时间派警、第一时间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