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济南6月9日讯 2014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充分体现了有利于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试题立足于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注重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整体来看,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保持整体稳定 力求有所创新
今年的化学试题注重于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整卷没有偏题、怪题。试题在形式上与考试说明样题保持一致,与以往的试题也保持相对稳定。必做题中的选择题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第7、8、11题相对简单,第9、10、12题属中等难度,13题将弱酸、弱碱和水的电离以及盐类的水解融为一体,既考查考生对过程的理解,又考查考生对最终结果的判断,思维容量较大,相对较难。必做题中的填空简答题侧重于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难度梯度设置合理。第29题(1)(2)、30题(2)、31题(1)(3)等较易,29题(3)、31题(2)等属于中等难度,30题(1)、32题(2)(3)等难度较大,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三个选做模块试题特点鲜明,重点突出,难度均衡等值。
第8题为试卷的经典题目,试题突出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学科的重要地位,既有原子结构、元素性质,更体现物质性质的递变规律,题目覆盖面广,强调规律性的总结。第7题表格的引入和第10题装置图的呈现,使信息呈现方式简洁明了,节约考生阅读时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命题思想。11题的命题形式不再是就必修要求范围内有机化学的某些观点进行叙述,而是力求在考查中体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重要化学思想。题目通过借助合适的载体,对考点进行情境化的包装和叠加,提高了试题宽度和深度。12题是山东卷首次出现离子共存这一经典题型,题目的情境设置既有各种离子的显性呈现方式,又有"无色溶液、酸性溶液、弱碱性溶液、中性溶液"等隐性条件的描述。解决问题的思维容量有所增大,深入地考查了考生思维品质和迁移应用能力。
作为实验题的31题,改变了往年以化学工艺流程为载体的呈现方式,而是把工业上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的过程搬到实验室来,以中学化学实验中各种常见仪器的科学组装、合理搭配为载体,把生产流程以实验室模拟的方式呈现给考生。该题收放有度,一方面增加了物质检验的实验方案设计,给考生适当的思维空间,使题目的开放度有所增大。另一方面在气密性验证方案设计上,采取了"间断性"方式设置问题,限定思维分散程度,控制了方案设计的方向性,使问题更加明确。
三个选做模块试题更是集中体现了"稳""变""新"的特点,32题把有关数据以曲线图像的形式嵌入化学工艺流程题内,考查考生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考查考生对化工生产技术、绿色化学思想的理解和应用;33题命题的形式与风格都有所创新,由直观类比的考查方式上升到利用结构图像为载体的综合考查。34题的呈现方式仍然沿用了经典的有机合成路线,问题设计在保持以往风格的基础上也有所创新,例如通过要求考生选择合适反应试剂完善合成路线的设问,把对有机化学"结构与性质"的考查嵌入其中,考生作答时成就感油然而生。可以说,今年的三道选做题在情境设置上都有所创新,三个题目交相辉映。
二、密切联系实际 彰显学科价值
2014年试题的另一特点就是重视化学的实用性,彰显学科价值。试卷中绝大部分试题的背景均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或是科技前沿。试题情境新颖客观,一方面可以折射化学在新材料、能源、环境、废物利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考生创设出公平的试题情境。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山东新闻 > 2014山东高考化学试题评析:不偏不怪 平和自然
2014山东高考化学试题评析:不偏不怪 平和自然
时间:2014-06-09 12:36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2014山东高考政治试题评析:分值增加了16分 无超纲题
下一篇:泰安一对夫妇举债为养女治病 家中无像样家具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