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兴隆庄镇以“学先进、转作风、建阵地、惠民生”为抓手,突出典型教育、正风肃纪、强基固本、利民惠民,创新“四最”工作法,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从“最近处”学起,争先进聚力量。坚持从身边典型学起,创新开展了“岗位标兵”评选活动,评选出在团结协作、科学管理、作风效能、爱岗敬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个人,以此激励和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先进找差距、理思路、添措施,确保党员干部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干有标杆。围绕“文化立镇”总基调,紧扣“四德工程”建设主题,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乡风文明巡展”活动,通过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感动群众、教育干部,传递“正思维”、释放“正能量”,形成了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的文明新风尚;充分利用地企联建文化长廊、百姓文化大舞台、党识教育基地、王楼村党史展示厅等宣教平台,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营造出了激情干事、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从“最小处”改起,转作风树形象。为彻底整治党员干部“身子俯不下去、步子迈不出去、效能提不上去”的问题,该镇坚持开门听意见、虚心找问题,持续深化驻村联户工作,镇情实际,推行运用“123”工作法,即:实行每名农户由一名镇机关干部、一名村两委成员和一名村党员“1+1+1”包保;采取驻村干部基本情况和问题征集、处理结果“两公示”;推行户中、村内、镇级为民服务、矛盾化解“三步走”,形成了逐级反馈、上下联动的问题处理机制,有力确保了活动实效。活动中,仅用7天时间就完成了3000余户、1万余名村民的入户走访,发放连心卡3500张,填写社情民意调查表4000余份;截至目前,收集整理群众意见500余条,办结率超过90%,基本实现了民生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从“最基层”抓起,建阵地强堡垒。一是绘制一张表。突出村级党组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桥头堡”、“主阵地”作用,按照统一部署、梯次展开、分类指导、压茬推进的原则,将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具体要求等梳理提炼、层层分解,精心绘制了活动配档表,形成了主题清晰、责任明确、重点突出、便于操作的“行动指南”,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有方向、有依据、有标准、有抓手。二是开好两个会。一方面借鉴区级经验,在村级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前,召集村两委主要成员开好了“培训会”,确保骨干成员先学一步、学深学透,为教育实践活动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在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的基础上,采取“先整治班子后召开会议”的方式,引导全镇40个村结合各自特点,于4月20日前,顺利召开了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有力保证了活动开展紧扣主题,不走样、不跑偏,得到了广大党员尤其是老党员的积极响应。三是培强三大员。坚持示范引领,抽调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熟悉党务工作的精干力量,组建了200余人的指导员、督导员、宣讲员队伍。指导员由镇班子成员及部分机关干部担任,负责全程指导并参与活动,督促村级党组织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督导员队伍由镇督导组成员和村推选党员组成,除负责督查指导员工作以外,重点督导教育实践活动规定动作及班子自身建设;宣讲员队伍由驻村联户干部组成,负责宣讲活动进村、进组,进党员、农户家中,特别是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送讲上门,营造浓厚活动氛围。
从“最盼处”做起,惠民生办实事。围绕民生实事,将工作重心聚焦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上,精心策划实施了一系列“适销对路”的惠民举措,群众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针对民意汇集的医疗问题,协同下派干部工作团,联合济宁广联医药开展了“送药下乡”活动,为胜利、堡子等11个村老百姓送去了400只小药箱,为村民日常医疗救护提供了便利条件。针对呼声日益高涨的“就业难”问题,镇企业办、民政办牵头,组织东升化工、澳麦食品等5家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设置了300余个就业岗位,为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铺筑了幸福通路,目前已有200余名群众通过竞聘走上了工作岗位。针对群众意见集中的交通混乱、夜市扰民等问题,第一时间给予了回应解决,落实了事故易发路段的信号灯设立,为群众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指定夜市经营场所,有效解决了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问题,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