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胎盘加工点的情况,看胎盘如何加工成胶囊,记者通过私人关系找到一个胎盘。经和李先生联系,其表示可以加工,收取260元的费用。
11日上午10点左右,在趵突泉南门西侧的一个路口,记者和李先生见了面,他打开袋子看看胎盘说可以,“你跟我走吧”。
记者随后跟着李先生走进回民小区一个小胡同,沿着小胡同往西走了约二三十米远,在一个足疗店门口,李先生推门走了进去。正在记者迟疑时,李先生说:“进来吧,就在这个地方。”
走进足疗店,记者发现一名男子正在看电视,小店的面积有五六平方米大小。随后李先生推开屋内的一个推拉门,里面还有一个小房间,李先生介绍,那就是加工胎盘的地方。
加工现场
不消毒不洗手直接加工
在足疗店
停了一两分钟,李先生说咱们开始加工吧。进入加工胎盘的小屋,李先生先给记者拿来鞋套,记者当时光脚穿着拖鞋,鞋上有不少灰尘,李先生并没有让清洗。随后他又给记者一个一次性口罩和一个蓝色的一次性帽子,在墙上给记者拿了一件医护人员穿的白大褂,记者发现白大褂上还有某三甲医院的字样。
加工胎盘胶囊的小屋面积有七八平方米大小,靠着西墙是一个橱柜,西北角有一个洗手盆,南侧是一个冰箱大小的机器,李先生说那就是加工胎盘的机器。南侧的一个橱柜上有一个和豆浆机一样的东西,李先生说那是磨碎胎盘的机器。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先生从一个没有开机的消毒柜中拿出一个不锈钢盆和一把剪刀,他把胎盘倒在盆中直接用自来水冲洗,记者发现胎盘上有的地方已变黑,李先生说那是冻了的事,不影响效果。李先生在清洗几遍后,用并没有消毒的剪子把胎盘剪成小块,称这样便于烘干。
随后他把剪成小块的胎盘放在加工机器中,在一个铁盘上摊开后,李先生按下开关开始加工。不到2分钟,记者闻到一股浓浓的血腥味,有点恶心想吐的感觉。李先生说这是加工时胎盘中的血水被挤出排出来。“我们这个机器山东省估计就一个,是我们干了多年总结经验自己设计的,现在15分钟就能烘干。”李先生介绍。
约15分钟后,胎盘被烘干成焦煳样的小干块,李先生将小干块倒入粉碎机器中,不到一分钟基本磨成了碎粉,李先生打开看看,发现还有一个硬块,直接用手拿出来扔进了垃圾篓。随后其把胶囊空壳摆在一个小板上,把胎盘碎粉倒在上面,很快制成了205粒胶囊。随后从橱柜下面拿出两个白色的没有任何字样的空塑料瓶,把胶囊装进去递给记者,说:“可以了,回家就可以直接服用。”记者付给他260元加工费后离开加工点,整个加工过程不到1个小时。
【相关链接】
胎盘不得买卖
对于胎盘归属及处理,2005年4月6日,卫生部曾发布《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该文件明确规定,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由医疗机构进行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如果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产妇,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并按照医疗废物处置。
此前,一位工商所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家尚未开放胎盘加工这一经营业务,特别是对个体工商户,根本不可能获批此种经营,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胎盘胶囊加工业务,要么是无证经营,要么是超范围经营。(记者陈彦杰整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