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进一步巩固辖区良好道路交通环境,确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取得实效,今年以来,兖州区公安局交警大队通过改善道路交通设施,科学组织交通流,依法维护交通秩序,主动破解制约城区交通上台阶、上水平的难题,使城区交通秩序不断改善,机动车、非机车各行其道,交通遵守率明显提高,人民群众明显感到城市交通秩序好转,城区道路通行能力显著提升。
大排查 治顽症
兖州老城区的“五纵五横”几条道路为城区主干道,其中,九州路、建设路、龙桥路、西御桥路和中御桥路沿街学校、商场、市场、店铺较为集中,人车路矛盾突出,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兖州区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疏堵保畅活动,在主干道建设路封堵不合理开口3处,在九州路设置中心护栏,并封堵不合理开口3处,避免了机动车随意调头、逆向行驶,有效提高了城区主干道通行能力。
兖州区公安局交警大队以撤市设区和开展“五城同创”活动为契机,与住建、规划部门积极联动,对老城区20余条支路在实地论证的基础上,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专题报告,打通和改造了老城区20余条小街巷,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行分流能力,改善了城区道路“微循环”。今年以来,交警部门在酒仙桥路、文化路等增加了36面道路交通标示标牌;增两处信号灯;更新交通护拦3000余米,增设护拦2100余米;并对全区47处信号灯优化配时,对部门重点路段交通标线进行复新,增强交通诱导能力,提高了规范管理交通的水平。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综合整治”的原则,交警部门积极汇报赢得支持,兖州区政府专门出台了沿街各学校、单位、商铺等门前“三包”责任制,,在城区适当路段合理施划临时停车泊位2600余个,规范机动车停车行为;加强与综合执法、环卫、工商、交运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开展联合行动,采取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占道经营、乱摆摊、渣土车等影响交通秩序违法行为的有效治理。在6月9日兖州区人大组织的“百名机关干部、人大代表创卫工作视察活动”中,对城市交通秩序管理给予了积极评价。
大整治 保畅通
兖州老城区商业网点、学校较为集中,上放学、上下班高峰时段交通流量大,为此,兖州交警大队设置了10处高峰岗点,抽调大队机关民警配合辖区中队加强了高峰时段的路面管控,积极疏导交通,及时化解拥堵点。在一、二实小、文化路小学、西关小学推行了“小黄帽”路队制管理,召集召开了旧关路口义乌小商品批发城、贵和、银座、大润发四个商业中心负责人会议,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
针对夜间大货车闯禁区、假牌假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问题,兖州交警成立了一支16人的专业队伍,由一名副大队长带领,配备了专门车辆,以及数码相机、现场执法记录仪、测酒仪等设备,对城区五纵五横道路以及容易出现交通拥堵路段和部位逐一规范整治,对乱停乱放、酒驾、醉驾、大货车进城等交通违法行为采取流动式、突击式检查,取得了明显效果,并适时在晚7:30—9:30组织夜查,重点整治唐庙街、广场商厦西门、西御桥路北首、火车站小商品批发市场等路段的机动车乱停乱放。
今年以来,交警部门深入开展了“违停专项治理”、“大货车、客运车、校车治理”等专项整治行动。交通民警深入到客运企业及站点,逐一对大中型客货车的底数及隐患进行摸排,建立了台帐,发放了2万余份宣传资料,加强了源头管理。在渣土车整治中,他们不间断对无牌无证、闯禁区渣土车、工程车进行查处,坚决治理这一顽疾,目前已查扣渣土车26部。自五城同创工作开展以来,交警大队共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万余起,其中,酒后驾驶26起,涉牌涉证35起,违法停车2356起,超速3629起,不按车道行驶2700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