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公安局支属分局二大队队长赵森警官告诉记者,跨省排污产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般都有一个比较懂行的人,还有一个,还有作案人员当中,常常有犯罪前科的人参与,可以说胆大妄为,无所顾忌。再一个就是,他们往往选择废旧的矿坑,废旧的河道进行倾倒,不容易被人发现。”
赵森说,近年来,由于打击力度的加大,不法分子倾倒废料的地点变得越来越隐蔽,一些偏远山区成为了他们的主要目标地。由于周边的居民信息闭塞,对此类事件缺少警觉,等到相关部门发现之时往往为时已晚,造成的环境问题极难修复,其犯罪手法之恶劣,着实令人发指。
“公安部门对打击污染犯罪高度重视,发现就抓,快侦快破,定格处理,打击毫不姑息。我们与环保部门也形成了联动机制,加强联动,充分配合环保部门的执法。”
暗道排污、夜间偷排、异地跨省排污,这些层出不穷的排污手段之所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很大程度是因为长期以来排污单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导致的结果。去年六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强调企业或个人实施环境违法行为不仅要面对行政处罚,还将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与此同时,我省也逐步建立起各级环保部门与公安部门的联动机制,以双方联合执法等强化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相信随着执法惩处力度的加大,跨省排污的生存土壤一定会得到彻底铲除。
延伸阅读:曝河北到山东跨省排污的利益黑链 操作隐秘分工细化 聊城临清破获一起跨省排污案 三名犯罪嫌疑人被拘留河北神秘罐车深夜“跨省排污” 山东村民吃水犯难江苏废水运至山东排放 淄博破跨省排污案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