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为什么现在奥巴马会同时携带两只皮箱?
戈:一只是主箱,另一只备用。我们也是这样……
记:通常还会有第三只,而且会有天线从里面伸出来。这又是什么?
戈:这是加密无线通信。如果将核提箱和值班员留在(距离领导人)不远的房间内,就必须保持畅通的通信。
提箱人选拔标准严格
记:核提箱的试验过程是怎样的?
戈:非常繁杂。当时下令要全程测试。
记:什么意思?
戈:制定了测试和演练的特别制度。操作员一个班次要进行上千轮测试!工作节奏简直令人抓狂。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是为了获得最高的可靠性,排除任何故障。
记:核提箱是如何列装的?
戈:由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亲自接装。他对整个系统进行极其仔细的研究和试验之后,对结果表示满意。但因为他本人的视力不好,乌斯季诺夫要求放大仪器上标注的字体。我们很快做了改进。后来要给勃列日涅夫展示一个样品,我们为此和“契格特”的首任指挥官以及提箱军官们操练了三个月之久……
记:您还记得谁是提箱人小组的首任组长吗?
戈:他叫维克多伊万诺维奇勃尔德列夫,系统投入使用之后,他也被擢升为将军。
记:核提箱的提箱人总是海军军官,这一时尚从何而来?
戈:由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引进的。她从美国人那里看到后,便要求苏联的提箱人也着海军军服。在此之前提箱人着普通军服。
记:首批提箱军官是如何挑选出来的?
戈:由尼古拉耶夫将军(编注:前苏联著名宇航员)亲自选人。他会对候选人的智力、耐力、学识素养、反应能力等各项指标进行审核。候选人能否在一个单调环境内一待就是半天甚至一天,而且从不会主动接近国家领导人?是否贪杯,是否嗜睡?
记:给勃列日涅夫展示过核提箱么?
戈:这里还有个故事。大概是在1982年,我们带着一只核提箱去克里姆林宫向勃列日涅夫汇报。接待室的人告诉我们说:“他现在忙,稍待一会儿”。
这时有人提议:要不在接待室内再试一下系统能否工作正常。打开核提箱之后,它却莫名其妙地失灵了!忙乱之下把它放在窗台上之后,才勉强有了一些反应。所有人都被吓得面色苍白……所幸这时候值班人员宣布说:“对不起,总书记今天无法接见。你们走吧。”
记:问题出在哪里?
戈:原来,为防止窃听,整个克宫采取了严密的屏蔽措施。应该选择电台频率并进行调试。
记:后来给勃列日涅夫看过核提箱吗?
戈:没有。他当时已经病情危重了。切尔年科也没摸过核按钮。安德罗波夫给看过,他表示首肯。后来就投入了战斗值班。
普京经常操练“核提箱”
记:核提箱于1984年6月6日正式投入战斗值班,对不?
戈:对。但随后戈尔巴乔夫上台了。
记:你们给他带去过核提箱?
戈:当然。
记:戈尔巴乔夫什么态度?
戈:有人向他汇报:总统先生,这是您的核提箱。他没有表示出太大的兴趣……
记:但戈尔巴乔夫出访时,身后还是有人提核提箱了?
戈:对。我还带着核提箱坐过总统专机,但没什么特别之处。后来叶利钦上台之后,就明确规定必须让核提箱与总统须臾不分。
记:普京对待核提箱的态度如何?
戈:非常严肃。经常操练,也很认真。绍伊古(俄军防长)和格拉西莫夫(俄军总长)也很上心。他们演练导弹模拟发射,并命中假定目标……
记:模拟发射和实际发射时,核提箱的使用有何不同?
戈:没有不同,完全一样。
记:普京如何知道这是模拟警报,而非现实警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