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市坤隆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正在用最新的设备生产
订单萎缩、利润下滑,甚至出现生存危机,在眼下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各行业产能过剩集中显现的当口,民营中小企业天生抗风险能力弱的缺陷再次被放大。眼光决定未来、思路决定出路,记者近日在省内采访中看到,市场的一次次倒逼使得山东的民营中小企业开始成熟,转型升级成为近年来不少中小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山东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刘新风表示,越是复杂严苛的经济环境,越是企业逆势顺变的好机会,早谋划者必然早见成效。围绕转型,山东寿光古城街道算是一个样本。
文/片 本报记者 马绍栋
产品有“特长”,小民企跻身中石油八大供应商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市场一点也没问题,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了8月份。”谈及今年的行业形势,山东寿光市坤隆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法祥言语中颇为自信。
石油机械并不是特别新兴的行业,寿光市坤隆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也是抽油杆、抽油泵这种业内再寻常不过的普通产品,可就是凭借这个,坤隆公司一举跻身中石油全国仅有的八家战略供应商之列。
“秘诀就在于我们做的是具备耐腐蚀等特殊功能的产品,讲究的是有‘特长’、不可替代,常规化的产品很少。”吴法祥解释说,石油装备行业非常大,竞争也非常激烈,尤其是在抽油杆、泵类产品中,往往一种新产品出来,模仿跟进的很多。“这尤其需要下大力气研发。同样是抽油杆,我们一根能卖到2000多元,主要特点就是耐腐蚀,普通杆3个月就用完了,我们的用两三年没问题。”
在吴法祥看来,不搞研发和产品升级对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基本没出路。只要市场有需求,总会有人去解决,市场自然就会被抢走。“我们的产品很多都是专门订做的,研发人员要到油田现场仔细研究问题并拿出真正能帮助企业解决的办法,久而久之,业内都知道我们成了油井疑难问题的解决专家。”
记者了解到,有一次在中石油新疆一处油田,井打出来了,油层却测不出来,而且抽油泵也不行,平均17天就得修一次。坤隆公司组织石油大学等多位专家现场研究解决方案,开发出了水平井用的杆、泵产品。“后来,新疆油田只要打这种井就用我们的产品,两年多了还在用着,从2008年到现在,这一类产品最高时带来2000万元收入,其他地区的油井也在用。”吴法祥说。
如今,凭借目前60亩的厂区,坤隆公司实现了一个多亿的产值,下一步将扩展到300多亩的规模,“今年产值过3亿完全没问题。”
瞄准塔吊市场空白,研发遥控操作新产品
身处竞争激烈、过剩苗头已经显现的建筑塔吊行业,山东永力起重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也开始了积极的转型。
“到今年4月底,终于把去年的库存消化完了,代价就是价格下滑20%.”公司副总经理霍洪军告诉记者,作为专业从事塔式起重机生产的厂家,受房地产低迷影响,整个行业利润率出现大幅下滑,这次好不容易通过客户交流会、订货会的优惠活动才打动客户,考虑到今年的房地产形势,寻找新的转型路径已经迫在眉睫。
记者了解到,永力公司准备新建四个车间生产远程智能控制塔吊,这种塔吊上不用人,300公里-500公里范围内可对其遥控指挥操作,而且可以自己检查故障报警。“我们的合作方是研发以色列第一代无人驾驶飞机的,今年4月份已经签约,核心的控制系统让他们做。”
霍洪军介绍说,这种新设备最大的特点是节省劳动力,现在一个月花5000元也很难在寿光找到开塔吊的工人,有了这种智能设备,几个工地的塔吊都可以在一个控制室里进行操作,一年下来一个工地省六七万没问题。“再就是安全,个别小厂生产的塔吊设备质量不过关,安全事故频发。新产品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检查故障,现在市场上还是空白。”
相关阅读